close

一早起來,準備享受唯一一頓在瑞士旅館內所附的早餐,來讓今天充滿飽飽的元氣、繼續出發,也為了讓後面的行程有更充裕的時間,大家很準時的來到旅館的餐廳內用餐,由於昨晚入住的客人不多,整個餐廳幾乎只有我們,簡單的和友人說明今天的行程後,大家就一起享受了一頓愉快的早餐;可能是很少有亞洲遊客來此入住,老闆的父親嘗試和我們溝通並展現主人家的熱情,看到我們有小朋友同行,就問他們要不要喝熱巧克力,其實也不過就像是在好市多買到的那種沖泡式巧克力粉,但每個人都想要拿一包來試試,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打算每一種東西都嚐嚐看,然後再來評論一番;用過餐後,距離集合的時間還早,就趕緊用相機將昨天未有機會拍攝的旅館內部,趕緊補拍幾張做紀錄了。

IMG_8518.jpg

▲溫馨的迎賓廳

IMG_8522.jpg

▲簡單的櫃檯

IMG_8525.jpg

▲帆布蓬上的三顆星應該不可能是這家旅館的星等,只能說設備沒有,但服務和熱情卻讓我感覺到有

瑞士小人國【Swissminiatur】

瑞士的行程已經接近尾聲,今天就以盧加諾附近的小人國,來做為一個算是在瑞士的總結;問過旅館老闆,他告訴我們走到昨天的那家Domino餐廳附近的交叉路口,往市區的反方向走,不一會兒應該會看到一個名為"Riva Paradiso"的站牌,從那裡搭Bus439,大約5分鐘就到了,和老闆道謝及道別後,依照他的指示很快的就找到了公車站牌,看了站牌上的車班表,發現車班還蠻少的,本來在台灣找資料時,發現搭火車也可以到,不過我們下榻的旅館剛好在半山坡上,要到昨天下車的Lugano-Paradiso車站,則必須往上爬,我可不想把剛吃的早餐消耗在這段爬坡路上,畢竟往下走是比較輕鬆的嘛!公車還算準時的抵達,上車後不久就到了"Melide,Stazione",但在這段車程中,除了欣賞盧加諾湖的風景外,湖對岸的義大利坎波內(Campione d'Italia)鎮則是個有趣的地方,怎麼說呢?這個小市鎮屬於義大利但不和義大利接壤,是義大利的外飛地與瑞士的內飛地,本來這個小鎮有機會成為瑞士的一部份,但1814年舉行加入瑞士的居民公投中,被居民否決了,而1848年義大利統一戰爭期間,居民要求加入瑞士,卻被瑞士政府以保持中立為由而拒絕,不論如何,從鎮上最大的建物-市立賭場(Casino Municipale di Campione d'Italia)的外觀來看,我想它應該也從瑞士的旅遊觀光人潮得到了不少的好處吧!

IMG_8708.jpg

▲瑞士小人國的入口

一下車,就有指標明確地告知方向,步行大約200公尺,偌大的招牌想看不到都很難,買了門票後,便趕緊入園參觀,在此順便一提,持有SwissPass的成人可享有門票八折的優惠,而6~15歲的兒童本也應該收費,但我們所使用的SwissPass後面有附一張FamilyPass,因此,我們同行的小孩完全免費,而入園的小朋友皆會獲得一個代幣,可以用它來玩園內的其他設施;這個以「一小時遊遍瑞士」為號召的瑞士小人國,將120個以上的瑞士國內知名景點濃縮在小小的公園內,知名的景點皆以1/252的比例縮小呈現,尤其長達3,500公尺的鐵路線,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下面的照片就帶著各位神遊一番囉!

IMG_8546.jpg

▲老婆身後的城堡是位於Lucens的Château de Lucens

IMG_8549.jpg

▲右邊外牆有著色彩豐富的濕壁畫方塔,前方的塑像是位於阿爾特多夫(Altdorf)的威廉‧泰爾紀念碑(Wilhelm Tell-Denkmal)

IMG_8553.jpg

▲鐵力士山及360度旋轉纜車—「Rotair」

IMG_8555.jpg

▲米諾要塞

IMG_8558.jpg

▲圖恩城堡(Schloss Thun)

IMG_8562.jpg

▲沒坐到冰河列車,就拍拍它在小人國裡奔馳的英姿吧!

IMG_8568.jpg

▲連小噴泉都做得維妙維肖

IMG_8570.jpg

▲圖中像條小溝的地方,所呈現的是位於聖摩里茲的有舵雪橇滑道(Bobsleigh run),右邊的方形鐘塔則是聖摩里茲斜塔(Leaning tower)

IMG_8594.jpg

▲弗里堡(Fribourg)的聖尼可拉斯教堂(Kathedrale St. Nikolaus)

IMG_8597.jpg

▲埃斯塔瓦耶城堡(Château d'Estavayer-le-Lac)

IMG_8612.jpg

▲大概是今天剛開業的關係,這位工作人員四處在走動,不知道是不是在把某些開關打開,下面幾張照片都有他的身影

IMG_8621.jpg

▲位於日內瓦的聖彼得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Pierre de Genève)

DSC03731.jpg

▲西庸城堡

DSC03766.jpg

▲位於利斯塔爾(Liestal)的文藝中心(Kulturhaus Palazzo)

DSC03767.jpg

▲巴塞爾大教堂(Basler Münster)

2700.jpg

▲位於布里格的Stockalper Palace

2716.jpg

▲蘇黎世機場,左後方雙塔建物為蘇黎世大教堂(Grossmünster)

2717.jpg

▲位於Rue的Château de Rue

IMG_8631.jpg

▲位於娜莎泰爾的學院教堂(Collégiale church)

IMG_8633.jpg

▲位於比爾(Biel)的Ring-Platz

DSC03773.jpg

▲位於Bottmingen的Schloss Bottmingen

IMG_8636.jpg

▲伯恩大教堂(Berner Münster)

IMG_8645.jpg

▲位於倫茨堡的倫茨城堡(Schloss Lenzburg)

IMG_8649.jpg

▲位於貝林佐那的大城堡(Castelgrande,又名Schloss Uri)

IMG_8652.jpg

IMG_8658.jpg

▲洛桑大教堂(Cathédrale de Lausanne)

IMG_8663.jpg

▲位於洛迦諾(Locarno)的聖母瑪利亞升天教堂(Sanctuaire Madonna del Sasso)

IMG_8669.jpg

▲位於維夫朗堡鎮(Vufflens-le-Château)的維夫朗城堡(Château de Vufflens)

IMG_8678.jpg

IMG_8627.jpg

▲位於伯恩的聯邦宮

DSC03732.jpg

▲位於格朗松(Grandson)的格朗松城堡(Château de Grandson)

DSC03796.jpg

▲位於巴塞爾的修帕連門(Spalentor)

DSC03768.jpg

▲▼位於Burgdorf的Burgdorf Castle

DSC03770.jpg

IMG_8616.jpg

▲位於科隆比耶(Colombier)的科隆比耶城堡(Château de Colombier)

IMG_8609.jpg

▲位於Vaumarcus的Château de Vaumarcus

整個園區逛完,幾乎把瑞士境內有歷史、有特色的建築及景點走過一遍,但裡面還有一座模型是不在瑞士境內的,由於這裡離義大利米蘭太近了,園區內特別設了一座米蘭大教堂的模型,下面就帶各位到米蘭大教堂"內"去看看了。

IMG_8684.jpg

2722.jpg

▲側面這個入口就是進入米蘭大教堂的方法

2723.jpg

▲裡面的宗教畫縮小到這個程度,還是很清楚

DSC03788.jpg

▲樑柱上的雕花也不馬虎喔!

DSC03790.jpg

▲彩繪玻璃窗的部分也都完整呈現

逛到這裡,就差不多把整個園區走透透了,算算時間該是離開這裡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的時候了,能夠利用待在瑞士的倒數第二天,再次將在瑞士美好的點滴喚起,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2707.jpg

▲這個環繞園區一周的小火車,用一個代幣就可搭乘一趟喔!

貝林佐那【Bellinzona】

搭乘10:52a.m的S10就可前往貝林佐那,會安排到貝林佐那的行程,主要是參觀在2000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貝林佐納三城堡,然而,要從貝林佐那抵達今晚下榻的庫爾,最快的方式是搭乘14:45p.m的巴士,因此,我們大約有3個多小時的時間停留。

這個瑞士第45大城、提契諾州首府所在,在地理上佔有極重要的位置,由此向南,可沿著提契諾河谷地和馬雷焦湖(Lago Maggiore)進入義北波河流域(Po river)內最完整的一塊大平原-巴旦平原(Pianura Padana或Val Padana),而由此向北,有三條阿爾卑斯山脈中重要的南北通道-聖哥達山口(Passo del San Gottardo)、Lukmanier Pass和聖貝納迪諾山口(San Bernardino Pass),此外,目前較少使用的聖朱里奧山口(San Jorio Pass),在15世紀時可是通往東邊的科莫、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早在大約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時,這裡就已有人跡,直到西元前1世紀後期、羅馬皇帝奧古斯都(Imperator Caesar Divi F. Augustus)統治時,在這裡興建了一個堡壘,雖然之後有一段時間,堡壘是失修的狀況,但在四世紀時,它又被重建且擴大;在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和康斯坦丁(Constantin)統治時期,建立了許多城堡和瞭望塔,以防禦來自義大利北部的入侵,而貝林佐那則位處一個防禦上極重要的關鍵位置,而當時的防禦工事就如同現在貝林佐那所看到的,有著一個極大的城堡和護城牆,而城鎮則在這樣的保護下成長;隨著西羅馬帝國的衰落及崩潰,貝林佐那則被不同的占領者所有,其中包括公元500年左右的東哥德人(Ostrogoths)、6世紀中期的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以及自公元568~570年接管的倫巴底人(Longobards),在倫巴底人的統治下,貝林佐那成為一個軍隊長駐的重要軍事基地,除了它位處於瓦雷澤(Varese)到庫爾的重要商道上之外,也是用以抵抗法蘭克人(Frankish)和阿勒曼尼部落侵擾的重要據點;歷史上第一次提及貝林佐那是在西元590年,當時是以Belitio或Belintiona的名稱出現;大約西元774年,法蘭克王國得到提契諾谷地、包括貝林佐那的控制權。

兩個世紀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三世(Otto III)為使帝國恢復古羅馬榮耀的力量及擴展版圖到義大利,開放了Lukmanier Pass和St. Bernard passes,取得貝林佐那的控制權成為這項擴展計畫的關鍵,他把貝林佐那從米蘭的控制下獨立出來,並將它當成禮物送給當時支持奧托王朝的科莫主教;1002年,奧托三世去世,後來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亨利二世(Henry II),率人攔截他的靈柩,搶得全部皇帝信物,希望能保證被選為東法蘭克國王,同時,他先暫時冊封Margrave of Ivrea侯爵阿都伊諾(Arduin of Ivrea,955–1015)為義大利國王,以避免義大利國王的稱號落入皇帝以外的人手中,因為此時的他,遭到一些強大的諸侯反對及來自國內外強力的對手們干擾,政權尚未穩固,直到1004年,他擊敗阿都伊諾並在帕維亞(Pavia)正式加冕為義大利國王,而他的手下Enrico II同時也批准了將大城堡當作送給科莫主教的禮物;在中世紀的資料上提及貝林佐那是在1218年,當時的名稱是Bilizione;在11世紀後期的敘任權鬥爭(教宗挑戰和指責西歐君主所握有對聖職的任命和授予權)中,貝林佐那淪為由施瓦本家族所建立的霍亨斯陶芬王朝(Hohenstaufen)所統治,但在118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將它納入科莫市的管轄範圍內,但在隨後的幾年,科莫市傾向支持教會及教宗,這使得腓特烈二世不得不快速地將軍隊進駐貝林佐那並加強大城堡的防禦工事;1242年,屬於教皇派的米蘭在Simone di Orello的指揮下,派出軍隊奪取貝林佐那,此舉削弱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阿爾卑斯山南部的影響力,然而,1249年時,貝林佐那又再度重回科莫的管轄之下;這樣的衝突在義北不斷地持續發生,大城堡在1284~1303年間被數度圍困,在此期間,一個位於科莫親皇帝派的魯什克(Rusca)家族,終於從米蘭親教皇派的維斯康蒂(Visconti)家族手中奪取了貝林佐那及周遭的城市;大約在13世紀結束時,魯什克家族在貝林佐納建造另一座城堡-蒙特貝羅城堡(Castello di Motebello),而在1335年時,魯什克家族被趕出科莫,不得不撤退到貝林佐納,五年後、1340年時,米蘭軍隊圍攻貝林佐那,在長時間的圍攻下,貝林佐那再度淪為米蘭親教皇派的維斯康蒂家族的統治下,但維斯康蒂家族同意魯什克家族保有蒙特貝羅城堡,就這樣,在接下來的一個半世紀,親教皇派維斯康蒂家族主宰著貝林佐那,但親皇帝派的魯什克家族也佔據著貝林佐那的一部分,形成一種特殊的分治現象;然而在維斯康蒂家族的管理下,貝林佐那的城市和貿易蓬勃發展,隨著Schöllenen峽谷(Schöllenen Gorge)內的魔鬼橋(Teufelsbrücke)開通,使得通過聖哥達山口這條商道的流量,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紀錄;14世紀下半段,一道長長的城牆、堡壘(Murata)d開始興建並橫跨整個泰辛山谷(Tessin valley),而這堵牆讓米蘭獲得保護及收取聖哥達山口商道稅收的依據;雖然1340年起,維斯康蒂家族即已主宰著貝林佐那,但直到1396年,這個家族才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瓦茨拉夫四世(Wenceslaus IV of Bohemia)授予頭銜及成為封建領主的權利;然而,貝林佐那有著這樣穩定且有秩序的成長環境,卻在1402年、吉安加萊亞佐維斯康蒂公爵(Duke Gian Galeazzo Visconti)去世時產生了威脅;1403年,Val Mesolcina家族的阿爾貝托‧薩科掌控了貝林佐那,直到1419年被瑞士邦聯的烏里州(Uri)和上瓦爾登州(Obwalden)收購為止;1422年,米蘭軍再度攻擊貝林佐那,因為米蘭向瑞士邦聯提出購買貝林佐那的提議遭到拒絕,由Francesco Bussone帶領的維斯康蒂軍,在同年的6月30日、阿爾貝多戰役(Battle of Arbedo)中獲得了勝利,將瑞士聯邦的勢力逐出,而這場戰役的失利,也使得烏里州和其盟邦的擴張意圖受到打擊;隨著吉安加萊亞佐維斯康蒂公爵的逝世,為加強貝林佐那的防禦,一座高塔被建立了,而它也是日後貝林佐那第三座城堡的前身;雖然在1426年,烏里州和米蘭簽訂了和平條約,但1439年,烏里州軍再次入侵米蘭邊境,雖然未能奪下貝林佐那,但也迫使米蘭軍隊在1441年,退出了Pollegio到Leventina山谷間的這塊區域;1447年,菲利波‧瑪麗亞‧維斯康蒂公爵(Duke Filippo Maria Visconti)去世,貝林佐那的繼承權產生了問題,有兩派人馬都聲稱自己擁有合法的繼承權,一邊是和烏里州聯盟的Franchino Rusca of Locarno,另一邊則是和成立於米蘭的安布羅共和國(Golden Ambrosian Republic)聯盟的Heinrich of Val Mesolcina,兩邊為了爭奪貝林佐那的繼承權開戰,戰爭持續了3年之久,直到弗朗切斯科一世‧斯福爾扎(Francesco I Sforza)在米蘭奪取了政權,貝林佐那才接受了新的斯福爾扎王朝所帶來的和平與穩定;1478年,這和平的景象再次因瑞士襲擊貝林佐那而破壞,在1479年發生的Giornico戰役中,瑞士軍隊僅以六百士兵擊退米蘭一萬大軍,在休兵之後,米蘭公爵立刻親自下令建造貝林佐那第三座城堡-科爾巴洛城堡(Castello di Sasso Corbaro),使之與大城堡、蒙特貝羅城堡互為犄角之勢,而許多現代化的城堡和防禦工事也是自此至15世紀後期陸續興建。

1499年,法王路易十二(Louis XII le Père du Peuple)入侵,結束了米蘭在此將近一個到一個半世紀的統治,他奪取貝林佐那後,擔心來自瑞士的攻擊,因此,他駐紮了1000人左右的部隊在大城堡,以強化大城堡的防禦,但在該年的年底至隔年的冬季時節,貝林佐那的動亂不斷增長,終於在1500年的一月時,貝林佐那公民的武裝叛亂驅走了法國軍隊;同年四月,隨著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被捕(Ludovico Sforza)及人民尋求保護的基礎,1500年4月14日,貝林佐那正式加入瑞士聯邦,成為烏里州、施維茨州和下瓦爾登州所共管的地方;而後在1798年時,拿破崙入侵瑞士,貝林佐那遂成為海爾維第共和國內貝林佐那州的首府;隨著1803年2月19日調解法(Act of Mediation)的公布,貝林佐納州成為今日提契諾州的一部分,且自1803~1814年間,它都是提契諾州首府所在;爾後至1878年間,貝林佐納、盧加諾洛迦諾這三個城市,每六年輪流一次成為提契諾州首府,但在聖哥達鐵路開建到全線通車,這使得貝林佐那成為阿爾卑斯山南麓一個極重要的通路要道,也帶動了當地的成長與發展,更奠定如今它是提契諾州首府的地位

IMG_8930.jpg

▲貝林佐那車站

抵達貝林佐那大約是11:30a.m左右,一出車站,左前方的站前廣場上就停了兩三部公車,早在台灣爬文查資料時,有網友就推薦先搭車到獨立廣場(Piazza Indipendenza),從那裡開始貝林佐那的行程,於是,我們就想拿著資料給公車司機看,問問這班公車是否有到,不過,我想我們這群亞洲觀光客的外觀實在太顯眼了(因為附近看不到半個亞洲人),連資料都還沒給司機看到,他就比個手勢、示意要我們上車,我猜大概是去大城堡的人太多了,不管哪路公車都有到,所以搭哪班車都沒差,但我們的目標還是先以獨立廣場為主,還是再次想向司機詢問是否有到獨立廣場,他看了看我的資料後,比了比前面那班公車,向他道謝後,走到前面的1號公車,司機是位年輕的女士,再次出示我的資料後,她點頭表示OK,我們就分別找座位坐下了;不過,我們以為不久就會開車,但也等了快10分鐘左右才開車,而這段期間,車子因為沒發動,所以車內沒冷氣,剛好又是中午時分,整個車內像個烤箱,但也不想步行到大城堡及舊城區,只能乖乖地坐著等開車了。

IMG_8714.jpg

▲位於獨立廣場旁的小教堂

IMG_8717.jpg

▲1903年矗立於獨立廣場中央的紀念碑

大約十分鐘左右的車程就到了獨立廣場,其實並不是很遠,只是公車繞來繞去增加了路程,一下車往左看,即可看見當年那些防禦工事及部分的城牆遺跡,我們順著小教堂對面的大路Via Dogana走,因為遊客服務中心就在這附近,我們想先去裡面拿一份地圖,再來決定怎麼參觀這三個城堡。

IMG_8721.jpg

▲Via Dogana

DSC03811.jpg

▲這棟老建物就是遊客中心所在,穿過它就進到舊城區內了,回台灣查資料,才知道這棟建物被稱為大會堂(Palazzo Civico)

進到大會堂內部,發現整棟建物樓高三層、四面環廊,立身於這個不算大的天井中庭的正中央時,仍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壓迫感,但靠近中庭的廊道矮牆上,充斥著鮮紅嫩綠的草花,為這個充滿古意的建築增添了不少的活力與色彩。

DSC03814.jpg

▲從廊下拍中庭

IMG_8723.jpg

▲矮牆上的草花

2738.jpg

▲看到藍底白字的i嗎?遊客中心就在那

進到遊客中心後,發現裡面只有兩個工作人員,而他們正在回答其他遊客的提問,站在旁邊等待的同時,聽到一些參觀三城堡的訊息,從火車站搭乘4號公車,大約4分鐘可以到蒙特貝羅城堡,而最遠的科爾巴洛城堡則須從4號公車的最後一站下車後,再向上步行約半小時左右才會到,既然如此,還是先征服最近的大城堡,再看看有沒有時間征服另外兩個城堡囉!

IMG_8734.jpg

▲好像這種建物內都得要放置這種大炮,才顯得出歷史地位

DSC03821.jpg

▲用四種語言寫的禁菸標語,可能不希望癮君子到樓上抽菸吧!

DSC03823.jpg

▲友人從二樓走廊拍的景

從大會堂正門出來,就進入到舊城區的範圍內,右前方是個名為Nosetto的小廣場,而左前方就有一條小路可直通大城堡,但我們還是決定先順著右前方的Via Nosetto走,到大學生廣場(Piazza Collegiata)後再轉向大城堡。

DSC03830.jpg

▲大會堂的正面

DSC03829.jpg

▲Nosetto廣場

2745.jpg

▲大會堂的塔樓

2744.jpg

▲Via Nosetto

DSC03841.jpg

▲大學生廣場一景

DSC03840.jpg

▲聖彼得和聖斯德望學院教堂(Chiesa collegiata dei Santi Pietro e Stefano)-是一座有著文藝復興及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它的名稱來自於之前的兩個宗教建築,一是在1168年的文獻中、提及一間位於大城堡附近的聖彼得教堂,另一個則是建於1424年、而於1473年奉獻出來的聖斯德望教堂,而現今的教堂是由Augusto Ronede於1515~1543年間、於聖斯德望教堂的基礎上所建的;內部為三殿式設計,並有許多15到19世紀間的藝術作品,此外,可追溯至1465年、有大聖水(grande acquasantiera)之稱的Fontana Trivulzio,和興建於1588年的管風琴也在其中;後面的鐘塔是由安東尼奧‧東戈(Antonio da Dongo)於1517年設計,但於1567~1573年才完成興建;17世紀起,教堂陸續進行部分修改,1640~1654年以Castione的大理石材當作教堂的立面及外牆的鋪設,大門上方雕像是聖彼得,最上面的三角形山牆上矗立的是聖母瑪利亞與兩位天使,下一層有兩位像是國王雕像的則分別是大衛王和所羅門王,花窗兩邊有著壁龕的雕像則分別是Santo Stefano和San Lorenzo;1785年則擴建後半部分的教堂,最前面的樓梯則是19世紀中由Giuseppe Artari設計興建的。

在大學生廣場旁有一條石階梯小巷,名為Salita S. Michele,拾級而上走就可以抵達大城堡,不過這條捷徑真的蠻陡的,我們也費了不少體力才抵達上面。

DSC03844.jpg

DSC03846.jpg

2755.jpg

▲左邊的鐘塔就是大會堂所在

2756.jpg

▲不會吧?!好不容易爬到這裡,竟然是此路不通嗎?好險是虛驚一場,門旁的按鈕按下去,門就開啦!

IMG_8766.jpg

IMG_8769.jpg

▲右邊的紅箭頭所指之處就是科爾巴洛城堡,另一個紅箭頭則是蒙特貝羅城堡

IMG_8771.jpg

▲進到城堡內才發現充滿綠地,讓生硬的城堡頓時軟化了不少

IMG_8774.jpg

▲城堡建築在巨岩的地基之上,更顯其雄偉之姿,若能登上上面的高塔,相信會更有感覺

IMG_8781.jpg

▲從左下角的石階梯來看,似乎也可以用步行的方式上到蒙特貝羅城堡,不過,它比大城堡還高了90公尺,我想還是搭公車上去比較輕鬆吧!

IMG_8807.jpg

▲在這麼高的地方看到這一池水,心想這該不會是當時的儲水池吧!不管如何,看那兩個外國小孩在池邊追逐,不禁替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2775.jpg

IMG_8811.jpg

▲城堡側翼皇冠般的城垛造型是典型的義大利城堡的特徵

IMG_8814.jpg

▲城牆邊的坡地也種滿了葡萄樹

大城堡的最高塔看起來也不算高,反正也還有時間,就想上去享受登高望遠的情境,二話不說,來去挑戰這個算是小case的登塔活動囉!

IMG_8823.jpg

▲從城牆上俯拍城堡中庭

IMG_8826.jpg

▲前方的高塔不是我的挑戰目標

IMG_8829.jpg

▲現在所處的位置才是最高點啦!

IMG_8832.jpg

▲朝南拍

IMG_8838.jpg

▲蒙特貝羅城堡-「蒙特貝羅」一詞在義大利文中是「美麗的山」,也是蒙特貝羅城堡所在山頭的名字,由於位在高於大城堡90公尺的山頭上,這裡有著極佳的視野,天氣好的話,甚至可以看到馬雷焦湖。

IMG_8847.jpg

▲科爾巴洛城堡-三座城堡中距離市鎮中心最遠、占地最小的一座,這座城堡建於1479年,在同年稍早發生的「Giornico戰役」中,瑞士軍隊由北方進軍擊敗了米蘭軍隊,也因此在休兵之後,米蘭公爵立刻親自下令建造這座城堡,使之與大城堡、蒙特貝羅城堡互為犄角之勢;其厚達4.7公尺的城牆最令人印象深刻,堡內附設的一座博物館則是建於17世紀的「愛瑪大廳」(Sala Emma Poglia),完整的木造建築深具歷史及藝術價值。

下了高塔後,就到許多人最愛在此取景、城牆上的綠色長道-Murata(義大利文的意思是"牆壁")。

IMG_8859.jpg

2796.jpg

▲這條長道共分三段,我們就順著它走到下面

IMG_8886.jpg

2798.jpg

▲從第一段的尾端往城堡拍

IMG_8898.jpg

▲從第一段的尾端往後面拍

2822.jpg

▲第一段和第二段間的階梯

IMG_8919.jpg

▲第二段和第三段間的階梯

IMG_8921.jpg

▲嫌走在上方太無趣嗎?這條長道的下方可是有能讓人行走的涵洞通道

本想走到第三段的尾端,但大家走到這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間,就覺得該去找東西吃了,看看時間,已經是13:30p.m左右,所以,大家也不想再去到蒙特貝羅城堡;下到Via Emilio Motta上,轉到Viale Portone的公車站,搭乘311號公車回到火車站後,大家就決定分頭去找吃的,約好14:30p.m回到車站集合。

IMG_8933.jpg

▲貝林佐那車站前的雕像,前往庫爾的巴士搭車處就在旁邊

本以為車站旁會有比較多吃東西的地方,但幾乎都是旅館附設的餐廳,只好順著Viale Stazione走,然後轉到Via Claudio Pellandini上,在這條路上的公車站牌旁有一家購物商場,地下室的美食街就成了大家休息及解決午餐的好地方,趁著這個休息的空檔,和老婆到斜對面的Coop裡去打點一些明天的早餐,因為待會兒回到庫爾,可是還得到舊城區去走走,沒時間去逛超市呢!回到車站時,已經有人開始排隊,過了不久,大家陸續上車,雖然這班車不像昨天的伯連納快車巴士一樣坐了滿滿的人,但看起來也有七、八成滿;開車後不久,巴士便沿著13號公速公路向東北方向狂奔,中途只停靠三個地方,只有在第二個停靠點停留較長的時間,整體而言,行走在這條連接提契諾州和格勞賓登州、穿越Mesolcina(Misox)山谷和聖貝納迪諾山口的高速公路上,沿途飽覽Moesa河谷及Hinterrhein河谷的綺麗風景,而且也可以讓我們早一步窺視明天要造訪的維拉瑪亞峽谷(Viamala),真得是非常不錯的一條路線。

DSC03910.jpg

▲Sufnersee-建於1962年,位於格勞賓登州Hinterrhein河上的一座水庫

DSC03913.jpg

庫爾【Chur】

抵達庫爾的郵政巴士總站已是16:45p.m左右,我們打算先回旅館、領回前天寄放的行李,然後再前往舊城區走走;庫爾為格勞賓登州首府,位於萊茵河的右岸,被稱為瑞士最古老的城鎮;庫爾的名稱來自於凱爾特語的kora或koria,意思是"部落",也有另一個說法是源自拉丁語的curia;考古學家在這個阿爾卑斯山東側之地,找到了西元前3900~3500年間的Pfyn文化遺址,證明庫爾是瑞士境內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而青銅器和鐵器時代的遺跡和物品,也在市中心的東部被發現;在羅馬時代,這是一個強化訓練營,稱為Curia Raetorum,它是戴克里先皇帝建議設置的,而它也是當時Raetia省的首府;四世紀時,庫爾成為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第一個基督教主教教區,儘管傳說當時的主教是由英國國王聖盧修斯(St. Lucius)在西元451年時指派的,但第一個已知的主教是Asinio;東哥德人入侵後,它被重新命名為Theodoricopolis,在公元6世紀,它又被法蘭克人所征服;這個城市遭受了幾次入侵,馬扎爾人(Magyars)在西元925~926年間入侵,當時把教堂給摧毀,而撒拉森人(Saracens)在940年和954年入侵破壞,但庫爾得益於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幾個主要的高山通道都須經此通往下面的萊茵河,這使得庫爾得以蓬勃發展;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下,這些通路早在使用,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奧托(Ottonian)王朝時更顯重要,奧托一世皇帝在西元958年時,任命他底下的一個諸侯Hartpert擔任庫爾主教,同時給予主教團眾多的優惠待遇;1170年,庫爾主教成為采邑主教(或稱親王主教,是指以教會諸侯的身分治理著一個或是多個公國,同時擁有政教二重權力的主教),完全掌控著庫爾到基亞文納(Chiavenna)之間的商道;在13世紀時,鎮上大約有1,300位鎮民,並有著一道包圍村鎮的圍牆;1367年,三大聯盟在該區的基礎使得庫爾一步步地邁向自治之路,在幾份文件中發現,1413年第一次提及市長這個職稱,而在1418年和1422年記錄著村民攻擊主教居所的事情,庫爾遂成為神府聯盟的重鎮,也成為定期會晤其他同盟的地點之一;主教的權力隨著附近哈布斯堡王朝提洛州(Tyrol)的影響而日益下降,1464年,公民制定憲法並獲得通過,成為當地政治組織的規準;1489年,庫爾獲得設置法院的權力,但尚未取得帝國自由城市(Free Imperial City,是神聖羅馬帝國中的一種特別的城市,被稱為帝國自由城市的城市不屬於任何一個帝國貴族管轄,而直轄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現代行政區劃概念的起源)的稱號;在16世紀時,庫爾堅持宗教改革,在這樣的情況下,迫使地區主教不得不於1524年時離開這個城市;同一世紀,儘管有著1464年和1574年的兩場大火、三十年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和瘟疫的襲擊,這都沒有改變城市經濟發展蓬勃的跡象,在此同時德語人口數也超越了羅曼語人口數;1803年,格勞賓登州正式成為瑞士的一個州,庫爾也順理成章的成為它的首府。

IMG_8936.jpg

▲從火車站搭公車道我們的旅館,公車都會停靠在這個噴泉附近的站牌,離我們的旅館還有些距離

回到旅館提領行李後,回到房間把昨天的衣物處理一下後,就搭乘1號公車出來,由於目標是舊城區,我們就選擇在郵政廣場(Postplatz)站下車,在此下車的好處是對面就是Manor Food,上次在葳薇就知道它的好,因此,我們的晚餐就到那兒去打理了;剛下車時發現格勞賓登州藝術博物館(Bündner Kunstmuseum)就在這裡,本想早點解決晚餐的問題後,進去裡面參觀一下,但博物館除了週四會開到晚上八點外,其餘的時間都是五點就關門了,此時也只能坐在前面的長椅上,一邊享用著晚餐,一邊觀察這個城市,不過,在這段時間內,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畫面,三、四個年輕人本來在博物館正門前的一座電梯旁抽菸,因為博物館已經關門,所以電梯自然不會運作,他們大概以為那裏是個不會有人注意的死角,突然間,不知道他們看到什麼(我猜是警察),所有人作鳥獸散,有人甚至就直接翻過博物館外圍的鐵欄杆,直接進到園區內,這也讓我們看到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少數幾次的脫序行為,也勾起前幾天的回憶,那是搭乘從葳薇回洛桑的車上,四個十來歲的年輕人(看起來就和我們的國中生差不多)囂張地將腳橫跨在旁邊的座椅上,完全不管其他人且大肆喧嘩,不過,我想這兩個看到的例子,是長達十五天左右的瑞士行程中僅見的兩次,但在我心中,這個國家依然是個非常不錯的地方;用過晚餐後,朝著Poststrasse走就可進入舊城區的部分,雖然此時天色有點暗,但既然是最後一晚,也是要好好地再逛一下囉!

IMG_8939.jpg

▲位於郵政廣場旁的噴泉

IMG_8948.jpg

▲Poststrasse一景

IMG_8951.jpg

▲這間房子的屋頂煙囪真的很有"皇室"的味道

DSC03935.jpg

IMG_8954.jpg

IMG_8960.jpg

▲位於Grabenstrasse上的豐塔納公園(Fontanapark)一隅,這個公園是用來紀念在士瓦本戰爭中殉國的瑞士民族英雄Benedikt Fontana(1450~1499.5.22)

2839.jpg

▲市議會(Stadtverwaltung)大堂

IMG_8966.jpg

▲這棟房子的凸窗有著不很特別的造型,但卻很醒目

IMG_8972.jpg

▲格勞賓登州的州徽內就有山羊的圖案,這個噴泉上的山羊雕塑算是一種州徽形象的加強版吧!

P1010161.jpg

▲聖馬丁教堂(Church of St. Martin)

P1010163.jpg

▲馬丁廣場(Martinsplatz)上的噴泉

P1010166.jpg

▲聖馬丁教堂旁的聖馬丁噴泉(Fontana di San Martino)-六角形的水槽,每面各有兩個黃道十二宮星座的圖像

2843.jpg

P1010173.jpg

▲看到這三個小人的表情和手勢,似乎在說:「來呦!來呦!」

P1010174.jpg

▲很有型的行人座椅

P1010178.jpg

▲這扇市政廳偏門的造型和上面的雕飾很特別,老婆大人交代一定要Po出來

P1010179.jpg

2858.jpg

▲這棟樓房外的濕壁畫是整個舊城區內最醒目的

2863.jpg

▲上門(Obertor)

2864.jpg

▲Ochsenplatz上的噴泉

P1010183.jpg

▲這台雷諾小車超可愛的,誇張的是車主根本連玻璃都不升起來,完全不怕被偷或被破壞,國民素質之高由此可見

住宿旅館:Ibis Chur(簡介:距離庫爾西站步行距離約700公尺,附近有超市及連鎖速食店,且距離1號公車站牌Agip僅50公尺,至Brambrüeschbahn纜車站僅三個公車站距離;雙人房房價:CHF102.6/晚)

瑞士小人國門票:CHF19/大人、CHF12/小孩(若持有SwissPass可享80%的折扣優惠、6-15歲的兒童也完全免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twell0912 的頭像
    hotwell0912

    Sharon's ALL

    hotwell0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