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不知怎麼了,入睡時異常悶熱、難以入眠,我們的房間擁有大扇的玻璃窗,就算全開還是不覺涼爽,這是這幾年來到歐洲,首次有過的感覺,彷彿置身在臺北一般,而歐洲的旅館並不盛行裝設冷氣機,更加使得這一晚的上半夜讓人難受,直到下過一場雨後,才稍感涼爽,隨著地球暖化及地表溫度的上升,我想,接下來若要在歐洲旅行,得開始注意下榻飯店是否有冷氣了;雖然昨夜並未有好眠,但天色一亮,便再難繼續與周公的約會,只好起身到周遭去走走,順便買早餐;由於昨天看到Favoritenstraße的熱鬧,就想趁著現下人少之時,悠閒的在這條步行區上晃晃,而昨晚在開窗通風時,探頭向外看時,發現在南邊有一棟雙尖塔建物,那就先以那裡作為今早第一個探索之處吧!
▲▼位於開普勒廣場上的聖約翰福音教堂(Sankt Johann der Evangelist)-建於1876年,它是此區(法沃里滕區,Favoritens)第一座的教區教堂;到了1900年時,這裡是維也納最大的天主教區,信眾多達11萬人;1901年,在南邊的聖安東廣場(Antonsplatz)建了第二座教區教堂、聖安東尼帕多瓦教堂(St. Anton von Padua);二戰時遭到砲火攻擊,教堂受損嚴重,但隨即於1946年開始動工修繕,於1976年的100周年慶時,恢復了大廳原貌且教堂前的新階梯,且新增三個彩色玻璃窗呢!
▲從開普勒巷(Keplergasse)往東看過去,就會看到這座奧地利電信公司的A1塔
▲Favoritenstraße上的地鐵U1線的開普勒廣場站(從兩旁商家的數量,各位不難想像這裡的熱鬧吧!)
▲位於開普勒巷11號的維也納市立學校(只是看不出是中學還是小學)
▲我們每天從旅館出門,都是由這站出發
在附近晃了一陣子,大致了解了周遭的環境,在一家麵包店裡買了些麵包當早餐,就準備回到旅館;進到房間後,發現老婆和女兒還在睡,就想拿著iPod Touch到大廳去收收信,原以為女兒還在睡,一看到我拿起iPod,她就知道我要到大廳去上網,馬上跳了起來、說她也要去,結果這也驚動了老婆大人,就這樣,全家人都醒了,那就早些用早餐、早些出門了;不過今天的行程可緊湊了,為了觀看舊城區內的音樂之鐘,說甚麼都要在12點前趕到,而我們想要盡量把舊城區內的多數景點看完,看來今天是要累一些了;由於怎麼走都必須先到卡爾廣場轉車,所以,決定先去昨天沒看到的分離派會館。
▲再拍卡爾教堂(今天的雲量明顯就較昨天多了許多)
▲地鐵U1、U4線會合的卡爾廣場站(維也納地鐵站入口的造型完全讓人聯想不起來)
▲▼分離派會館-1898年時,由一群對抗舊派建築師與宮廷貴族的藝術家所建,主要由華格納的學生奧布裡希(Joseph Maria Olbrich)設計,為20世紀初的藝術革新留下見證;它最大的特徵就是那顆金色的圓頂,由一片片金色的月桂葉組成,在當時曾遭保守勢力取笑為「鍍金的大白菜」,白色四方形的會館外牆淺浮雕花飾壁,立面飾有貓頭鸚與女妖美杜沙的頭像,三角楣上刻著分離派運動的主張:「每個時期都有它自己的藝術,藝術有它的自由」(Der Zeit ihre kunst、der Kunst ihre Freiheit);這座分離派會館曾在二次大戰期間遭到破壞,於1973年才又翻新,內部有克林姆著名的壁畫展示,及維也納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展,對於分離派的運動,就為人所知的應該就是1902年的分離派第14屆藝展,這次的展覽是分離派成員表現的顛峰,展覽主題是「天才音樂家貝多芬」,有幾位成員投入這次的展覽,包括克林姆的壁畫《貝多芬浮雕》、德國藝術家克林格(Max Klinger)的雕塑、建築師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的室內設計,還有音樂家馬勒(Gustav Mahler)在揭幕式當天親自指揮演奏他改編自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現在,遺留在分離派會館的只有克林姆的壁畫,這還是70年代,奧地利政府整修此處時,從私人蒐藏購回放回原處,這是克林姆相當重要的作品,克林姆於大廳的四面牆上繪製壁畫,總長度達34公尺,你可以在會館地下室看到部分的壁畫,並有當年克林姆草圖的展示,這幅大型壁畫共有5個重點,分列於兩邊牆壁的上方,一是「渴望幸福」,以飛翔的人為象徵,二是「弱者的苦難」,跪在地上的夫妻哀求著全副武裝的騎士,三是「敵對力量」,畫著巨人迪飛(Giant Typhoeu)與三個蛇髮魔女(Gorgons),他們象徵著疾病、瘋狂與死亡;第二道牆上繪著第4個重點,飛翔的人與彈豎琴的女人,象徵詩與音樂把人類帶向幸福,最後是一群婦女與天使唱詩班簇擁著一對夫妻,表現人類在藝術的殿堂中發現了喜悅、快樂與愛,這是從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快樂頌》的大合唱中引申出來的:「愉悅而美麗的火花,親吻整個世界」(Freude scho go tterfunke. Diesen ku ss der Ganzen Welt);除了克林姆的壁畫《貝多芬浮雕》,分離派會館也會推出不同的名家展覽,歡迎對藝術有興趣的人前來參觀。
▲位於分離派會館前的馬克‧安東尼(Marcus Antonius,古羅馬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是凱撒最重要的軍隊指揮官和管理人員之一,凱撒被刺後,他與屋大維(Gaius Octavius Thurinus)和雷必達(M·AEMILIVS·M·F·Q·N·LEPIDVS)一起組成了後三頭同盟)銅雕像
可能是來得太早了,分離派會館還沒開,我們決定先去參觀最遠的多瑙塔(Donauturm),本來由卡爾廣場站搭乘U1到舊多瑙河站(Alte Donau)即可,但之前提到U1線有部分在修繕,而卡爾廣場站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必須由此先搭乘U4線到瑞典廣場站(Schwedenplatz,其名稱的由來是因為一次世界大戰後,為感謝瑞典對於當時維也納孩童的特別幫助,於1919年11月時,參議院決議通過將這裡命名為此,而一旁的大橋也命名為瑞典大橋(Schwedenbrücke)),再從此站轉搭U1;而在瑞典廣場站附近,你可以看到幾個人工搭建的碼頭,由於這裡是多瑙河運河(Donaukanal)最接近舊城區中心的地方,許多觀光客若想來個雙城遊船的話,這裡就是最方便的地方,而所謂的雙城指的是維也納本身外,和距它不到60公里遠的斯洛伐克(Slovak)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搭乘遊船來回於維也納和布拉提斯拉瓦之間,單趟也不過一個多鐘頭左右,因此,瑞典廣場這附近就成為雙城遊船行程中,維也納端的重要起訖點,相關資訊可參考TwinCiytLiner。
▲瑞典廣場附近的多瑙河遊船碼頭
抵達舊多瑙河站大約是九點左右,出站後,從站前搭乘20B線公車就可抵達多瑙塔。
▲舊多瑙河站因鄰近舊多瑙河畔,河畔邊設立的碼頭停滿了小船
多瑙塔坐落於維也納國際中心後方,是1964年時維也納國際園藝展(International Viennese Gardening Show)時的建物,樓高252公尺,擁有高155公尺的觀景台、景觀餐廳和咖啡館,塔內階梯多達將近八百階,有兩部每秒達6.2公尺的快速電梯帶領遊客登塔,天氣晴朗且能見度高時,可眺望維也納市區和近郊景色;可是又是一次沒做好功課的行程,原來多瑙塔的觀景台要10:00a.m才開,我們沒能上去,但另一批友人因為先去參觀維也納藝術館,所以來此之時已是開放時間,因此下面的照片是友人在塔上的觀景台拍的,還是在此和各位分享了,至於多瑙塔的相關票價資訊,可至多瑙塔網站查詢。
▲因為沒能進去多瑙塔,在地鐵U1舊多瑙河站附近遠拍一張
▲這群新式建物的所在是被稱為多瑙城(Donau City)的新城區,隨著1964年在此辦理維也納國際園藝展後,1967年維也納國際中心(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又稱UNO-city)開始規劃,並於1979年落成營運,而1987年的維也納會議中心以於此落成,1995年更計畫於此辦理世博會,雖然此計畫最後告終,但許多大型企業及銀行紛紛進駐此地,如今,這裡已是維也納近郊最具發展性的新興之城
▲圖中這座大橋是和維也納Brigittenau區(第20區)相連的Brigittenauer Brücke
▲往東拍
▲下方的多瑙公園(Donaupark)一景
▲多瑙公園
▲近拍多瑙塔
再搭乘20B線公車前往地鐵U6線的新多瑙河站(Neue Donau),搭乘U6前往Spittelau Bahnhst站,在那裡有著我們的下一個參觀景點-垃圾焚化爐(Fernwärme Wien);各位一定覺得我們很無聊,但維也納這座焚化爐可是市區另一個著名景觀,這座以高科技建造的現代化設備,是強調環保的藝術家百水,在他的好友擔任維也納市長時完成的,維也納有三分之一的垃圾都是經過這座彩色焚化爐來處理,每年可處理多達25萬噸垃圾;在百水的巧思包裝下,為了讓運送垃圾的工作者,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綠意,灰暗的外牆上生出了冒著圈圈的紅色蘋果,窗戶頂多了加冕的王冠,陽台在綠樹掩映下生機蓬勃,位於100公尺高、金黃色的圓球煙囪是焚化爐的控制中心,絢麗的色彩和前衛的外型,常常讓觀光客誤以為是間旋轉餐廳呢!
由於焚化爐就在Spittelau Bahnhst站外,而此站是地鐵U4、U6的會合點,因此,看完這座百水先生設計的焚化爐後,可直接由此搭地鐵U4線,前往U4和U2的會合點蘇格蘭環站(Schottenring),這樣待會兒就可以藉U2線,隨意參觀舊城區環城大道上的任何一個景點了;抵達蘇格蘭環站大約是10:15a.m左右,先出站拍Rossauer Barracks。
▲Rossauer Barracks-它始建於奧地利王儲魯道夫時期(後來以魯道夫命名),法蘭茲‧約瑟夫兵營和軍火庫為同時期建物,用以保護1848年革命後的城市無產階級;後來在二戰的德國兵區名單中,Rossauer Barracks是屬於維也納第九區的軍營,目前是國防和體育部的所在。
拍完Rossauer Barracks後,我們要慢慢開始往舊城區中心移動,準備前往參觀沃蒂夫教堂(Votivkirche),從蘇格蘭環站轉乘地鐵U2線到蘇格蘭門站(Schottentor),出站後步行約400公尺即可抵達;而蘇格蘭門本是維也納城牆中的一個城門,因奧皇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批准於1857年12月25日後拆除城牆及建設環城大道(Ringstraße),在1860年左右,蘇格蘭門被拆除。
▲這座電扶梯是我在奧地利看過最長的了
▲從地鐵U2線的蘇格蘭門站拍沃蒂夫教堂
▲沃蒂夫教堂-這座位於環城大道旁的沃蒂夫教堂又稱為「雙塔教堂」,以當時最流行的哥德式風格為立面的表現手法;教堂的起源有一段感人的小故事,話說西元1853年2月18日,奧皇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在城牆散步時,突然出現一名匈牙利民族主義者János Libényi用刀刺中了皇帝的頸項,皇帝受傷流血,但是他堅固的高衣領挽救了他的性命,而奧皇的弟弟費迪南大公(後來成為墨西哥皇帝)呼籲捐資在皇帝遇刺地點新建一座教堂,以感謝天主護佑法蘭茲‧約瑟夫死裡逃生,所以,這座教堂算是一座「愛國主義和帝國臣民忠於皇室的豐碑」,所以,它也被稱為感恩教堂;教堂由費茲斯特(Heinrich von Ferstel)所設計,建築工程開始於1856年,完成於1879年4月24日,並在當天於皇帝夫婦銀婚慶典之際舉行了祝聖典禮;這座教堂是環城大道上最早興建的建築之一,當時城牆尚未拆除,教堂並無教友,用作服務於1848年革命後前來維也納的士兵,因此被稱為軍隊教堂;這座教堂並不直接位於環城大道,前面還有一個寬闊的廣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公園(Sigmund-Freud-Park);沃蒂夫教堂用白色砂岩建造,因此必須不斷清理,防止空氣污染和酸雨侵蝕;這座教堂在二戰中嚴重受損,戰後進行了廣泛修理;它的兩座哥德式尖塔非常獨特,裡面的禮拜堂供奉著奧地利的聖人與戰爭英雄,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名對抗土耳其的將軍Niklas Slam的石棺。
▲由於正門在修繕中,只能從這個側門進入
▲雖然這裡供奉著奧地利的聖人與戰爭英雄,但這些展出的人物照片似乎都是生根於奧地利的名人
▲右邊這作管風琴可不是這座教堂最主要的
▲金光閃閃的祭壇
▲這才是教堂最主要的管風琴
裡面的玻璃花窗,圖案都很漂亮,以下的照片各位欣賞欣賞吧!
▲這面牆上的玻璃花窗、宗教壁畫和兩旁柱上的雕塑都極為經典的藝術作品(你看兩旁柱上的投射燈裝了多少盞啊!)
▲卒於1522年的抗土耳其名將Niklas Slam的石棺
參觀完沃蒂夫教堂後,從教堂前方的橫向大道往右走,就會接上帝國議會路(Reichsratsstraße),步行約500公尺就可抵達維也納市政廳(Rathaus)。
▲從帝國議會路拍市政廳側面
▲▼市政廳-建於西元1872年至1883年,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在眾多優秀建築師中挑選了德國建築師施密特(Friedrich von Schmidt)負責設計;這座新哥德式建築高達99公尺,據說,是因為旁邊的沃蒂夫教堂高達100公尺,基於不能高過對上帝敬意的原則,所以矮了1公尺,不過,這座象徵市民意識高漲的哥德式建築在尖塔頂端加上一尊完全以手工打造的「市政廳鐵人」,高達3.4公尺,這座精鐵打造的雕塑全副武裝、手持長矛,威風凜凜呢!
此時大約是11點左右,距離音樂鐘開演的時間剩不到一個小時,因此得加緊腳步往舊城區中心移動了;不過,看到市政廳前廣場搭設了大型看台及排滿座椅,相信今晚定有大型活動在此舉行,反正屆時再來看看囉!穿過市政廳前的斑馬線,看到的龐然建物就是宮廷劇院(Burgtheater);維也納號稱「音樂與戲劇的聖殿」,在維也納各地分布許多劇院,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宮廷劇院,據說,這裡的德語是德語地區最標準的,有許多世界級的演員在此擔任客籍演出,而能夠晉陞於宮廷劇院演出,就是對其藝術表現最高的評價了;宮廷劇院原是泰瑞莎女皇於西元1741年所建,原址在聖米歇爾廣場;1888年後,改建為現在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並躋身為環城大道的其中一份子,入口的上方雕塑是「太陽神阿波羅與悲劇中的繆斯」。
▲宮廷劇院正面
▲宮廷劇院側面
從宮廷劇院往右走穿過人民公園(Volksgarten)和霍夫堡(Hofburg),便可快速地抵達舊城區中心,可是走到這兒,只要往左順著Oppolzergasse走,就可以抵達另外兩個景點-貝多芬之家(Beethoven Pasqualatihaus)和修登修道院(Schottenstift);我們決定先到貝多芬之家去看看;這棟屋子建於1791~1798年,生性暴躁孤癖的貝多芬,許多怪異的生活習慣,讓他常被房東驅趕,光是在維也納就曾換過30處居所,其中這所居處是貝多芬譜出眾多著名樂曲的所在地,他曾經在1804~1808、1810~1815年間居住在此,並且譜出第4、5、7、8號交響曲及特別是有著解放政治囚徒情節的歌劇《費德里奧》,可說是創作的巔峰期;這棟位於五樓的房子鄰近維也納大學,穿過古老樓梯就能抵達,在樓頂往窗外眺望最遠可見到維也納森林。
▲左邊有飄著奧地利國旗的地方,就是貝多芬之家的入口,但前面這間路德維希騎士之屋(Ludwig Reiter),不知道是否是因為貝多芬的關係(貝多芬之名"Ludwig" van Beethoven)
▲貝多芬之家就在Schreyvogelgasse上的這棟公寓的五樓18號,老婆嫌走上去太累,就我和女兒爬上去
▲從入口處向內拍(本就沒打算進去參觀,純粹是到此一遊)
朝著Teinfaltstraße走,在盡頭處就可看見矗立於弗萊永廣場(Freyung)旁的修登修道院;這間名稱原意為「蘇格蘭修道院」的修登修道院,創立於1155年,當時亨利二世將他的住所搬到了維也納,也將愛爾蘭僧侶帶到了維也納,不過他們並非從愛爾蘭而來,而是來自德國的St.Jakob’s愛爾蘭修道院;中世紀時,由於愛爾蘭僧侶活躍於傳教工作,他們在拉丁文中稱為「Scotia Major」,也因此在德文中他們便被稱為「修登」(Schotten);在當時,修道院不僅是禱告的地方,同時也是知識的寶庫,也因此修道院中至今仍保有一間私立高中,這些「修登」更曾經影響了維也納大學的創立;最初創立的羅馬式外觀修道院,於1276年的維也納大火中受損,不過直到1683年的一道閃電擊中、導致塔樓崩壞後,才讓修道院終於有機會整個重建;由於新建教堂的長度縮減,使得塔樓不再直接聳立於長方形教堂邊,然而今日的巴洛克式西側塔樓,是土耳其人圍城後重建的部分,至於面對弗萊永廣場上的附屬建築更是1880年代整修的結果;修道院中有一座博物館開放參觀,內部收藏大量的15~19世紀的壁畫與祭壇畫,在這些傑作中,只有1470年左右的《Schottenmeisteraltar》是唯一一件晚歌德時期藝術的代表性作品;而弗萊永廣場中的「弗萊永」這個名稱源於古代德語詞彙「frey」,意為自由,因為在當時,修道院擁有不受公爵管理的特權,且還能保護逃亡者;而這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街頭藝術家,在此以表演為生,其中一種有名、被稱為「維也納小丑(Wiener Hanswurst)」的大眾喜劇,就是由約瑟夫‧安東‧施特拉尼茨基在此表演而發跡。
▲修登修道院
▲這座矗立於弗萊永廣場上的奧地利噴泉,建於1844~1846年,為紀念奧皇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左邊的塔樓則屬於修登修道院
沿著弗萊永廣場旁的車行方向走,就會連接到不遠處的安霍夫廣場(Am Hof),而安霍夫教堂(Kirche am Hof)則正位於此;安霍夫廣場是舊市區內面積最大的廣場,廣場上豎立的聖母紀念碑(Mariensäule),是神聖羅馬皇帝斐迪南三世(Ferdinand III)為了對卅年戰爭中最主要的參戰國瑞典展現和平所建,於1645年奠基,但直到1667年才完成;原本是一座青銅雕像,到1730年時才有鍍金的部分出現;雙手合十的聖母瑪麗亞站在一頭被箭射中的龍上,而下面的基座上也有四個如丘比特般的天使分別在對抗不同的野獸(以蛇譬喻異端、龍譬喻飢餓或飢荒、獅子譬喻戰爭、巴西利斯克(basilisk,一種雞身蛇尾的怪物(cockatrice)譬喻瘟疫),象徵著城市克服逆境。矗立在廣場旁的安霍夫教堂,其宏偉的建築立面頂端,聳立著一尊尊造型可愛的小天使,掩飾著這座教堂大部分出現於14世紀的結構;教堂內部有著哥德式的拱頂,以及許多後期添加的大量裝飾,不過真正讓這間教堂聲名大噪的,是它在1806年時因為拿破崙占領維也納,而讓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茲二世在此露台宣布帝國從此瓦解的史實。
▲聖母紀念碑&安霍夫教堂(廣場上似乎也有活動要舉辦,拍照位置不論怎麼站,就是閃不開這些流動廁所,請多多原諒)
離開安霍夫廣場,本來順著廣場右邊的Bognergasse走,就可以接到格拉本大街(Graben),順著這條大街就可到聖史帝芬大教堂(Stephansdom),再從教堂廣場旁的Rotenturmstraße往多瑙河運河方向走,左轉進Lichtensteg,就可以找到位於霍恩市場(Hoher Markt)旁、連接安卡保險公司兩棟大樓間迴廊上的音樂鐘(Ankeruhr);但走到Tuchlauben時,我覺得那麼現在就走進這麼熱鬧的格拉本大街,待會兒可能很難準時出現在音樂鐘前,加上下午的重點就是這附近,為了嘗試不同的地方,所以決定順著Tuchlauben走,但也因為是第一次找音樂鐘,經過霍恩市場時竟然毫無感覺,在Marc-Aurel-Straße上走了好一段路後,愈想愈不對勁,趕緊詢問路人,才在他的指點下趕緊走回去,所幸及時趕到,但較佳的攝影位置早就被佔,但既然找到怎能輕易放過?就在人行道上蹲著來拍音樂鐘了;不過,這裡要補充一個小資訊,這是在維也納官網上看到的,在霍恩市場這裡有所謂深夜的立食香腸或熱狗攤,被稱為"Würstelstand am Hohen Markt",這是針對夜貓族客戶開設的,如果你住在維也納舊城區中,突然想吃消夜,不妨來此試試喔!
▲霍恩市場中央的Vermählungsbrunnen
而說到霍恩市場,這裡在古羅馬時期可是軍營呢!位於市場下方的遺跡我是不知道該如何進去參觀,但位於市場中央的Vermählungsbrunnen(又稱為聖若瑟噴泉(Josephsbrunnen))和噴泉上方的約瑟夫柱(Josephsäule),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於1702年時,為祈求他的三子約瑟夫一世(Joseph von der Belagerung der pfälzischen Festung Landau)能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Spanischer Erbfolgekrieg)中勝利歸來所建,所以,整體來說,這是個許願噴泉,它是由建築師約翰‧伯恩哈德‧菲舍爾‧馮‧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所設計,雖然利奧波德一世於1705年5月5日過世,未能親眼見它落成,但由他的兒子接手後,於1706年3月19日建成;在當時它的外觀並不是現今所見的雕像,而現今以聖若瑟和聖母瑪麗亞的婚姻為主題的雕像則出現在1715年;位於底座兩側有兩幅雕塑畫,其中最顯目的兩個女性雕像則分別代表了謙卑和純潔,科林斯柱式和上方聖三位一體的雲蓋更為其外型增添特色。
這座音樂鐘每逢整點報時,會隨著鐘聲出現奧地利歷史人物的人偶,一點時出現一個,兩點出現兩個,因此中午12點整時,才能看見12個人偶一起報時,此時也是聚集最多觀光客的時候,而每個人偶現身時伴隨的都是那個時代的音樂,這座由青銅和銅作成的時鐘,在1911年時由安卡保險公司委託法蘭茲‧瑪丘所設計,資料上說出現的人偶有羅馬皇帝、聖史蒂芬教堂建築師、吟遊詩人、維也納市長、打敗土耳期的英雄歐根親王、瑪麗亞‧泰瑞莎、海頓等人,背景音樂也從十字軍東征的號角聲,一直變換到海頓的交響曲,我對音樂的造詣沒那麼高,只能拍拍照片給各位看看囉!
▲現在時刻11:58
▲前面有個塑像的小廣場是Lugeck廣場,而後方的建物是Regensburger Hof,但它並不是原先的那棟,最早的Regensburger Hof建於14世紀,曾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與匈牙利國王馬加什一世(Matthias Corvinus)會晤的地方,但在1896年維也納市區重建過程中,儘管遭到多次抗議,仍遭到拆除,而現今這棟Regensburger Hof,原先則是一棟遭破壞且歷史悠久的商業大樓,由設計師紐曼(Neumann)重新設計打造,使它的外觀較原先的大兩倍;而左邊的辦公大樓內則有智利領事館,為了拍建物則盡量閃避下面的人頭,但各位可以看到下面萬頭鑽動的景象,應不難想像這裡的熱鬧程度啊!
看完音樂鐘約15分鐘左右的表演後,我們就決定先去打點五臟廟,走回Rotenturmstraße,在這裡有間我們這幾年在歐洲最常去的餐廳-Nordsee,進去點了份鮮蝦麵和炸魚排餐,就解決了我們一家的中餐;正所謂吃飽想睡覺,但是拿旅遊的時間來睡覺有點浪費,既然如此就先躲進聖史帝芬大教堂吧!
▲聖史帝芬大教堂-又稱作聖斯德望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是新教的譯法,它是最受喜愛的維也納地標,常被選作奧地利商議國家大事的地點,以137公尺的高度鳥瞰這個城市,這座已經超過800年歷史的教堂,是全世界第二高的哥德式尖塔教堂(第一是德國科隆大教堂),早在12世紀初期,維也納已成為德國在東歐重要的文明中心,但當時附近只有一座教區教堂,完全不敷使用;1137年, 巴本堡王朝的利奧波德四世侯爵(Markgraf Leopold IV)與帕紹(Passau,帕紹也有一座Stephansdom教堂,位於帕紹古城中心,以一台擁有17000根管的管風琴而聞名)的管區主教商定,在維也納城界外面建造一座新的教堂,而他也由此獲得城界外的土地;10年後,這座大教堂的羅馬風格的前身竣工了,由當時德意志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第一位羅馬人民的國王康拉德三世(Konrad III)、弗萊辛主教Otto of Freising及其他即將踏上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德國貴族們,一起見證、奉獻及啟用;在新的教區教堂地下,發現這裡原先極可能是一個古老的墓地,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而在2000年的發掘中,發現墳墓表面下2.5米處的加熱系統,其歷史可追溯至4世紀;也由於近來的這些發現,大家原先一直以為維也納最古老的教堂是魯珀特教堂(Ruprechtskirche,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1200年,奧斯里公爵亨利二世描述送給蘇格蘭教堂的禮物,其中提到魯珀特教堂,目前列為該市最古老的教堂),最近有所爭議,且根據維也納聖伯多祿教堂(Peterskirche)下面的地基和斯特凡主教座堂地下室的發現,對於魯珀特是否是維也納最古老的教堂,更加讓人起疑了;它現在的整體建築是歷經數代整修的結果,羅馬式的雙塔及大門是最初建造的部分;1230~1245年間,將原來的羅馬式結構向西延伸,現今所見的西邊的立面正門和羅馬式塔樓皆為此一時期的建物,而這個正門被稱為巨人之門(Riesentor),兩旁的羅馬式塔樓稱為異教徒之塔(Heidentürmen),這兩個名稱的由來都沒有確切的根據,前者據說當初興建時,曾用一隻巨大的猛獁象骨骼作為輔助,而後者則是古羅馬廢墟中非基督教的異教性別生殖符號,將兩個符號交融後所建成的冠狀支柱塔;然而,1258年的一場大火將原有的建物大部分燒毀,取而代之的興建更大範圍的結構和重修兩座羅馬式雙塔來替代,並於1263年4月23日修復完成,因此,每年奉獻周年紀念日的晚上,位於教堂內的兩座大鐘(Pummerin)都會敲響三分鐘作為慶賀;1304年,哈布斯堡王朝的羅馬人民的國王阿爾布雷希特一世(Albrecht I)下令修建哥德式的三殿中堂、唱詩班及兩旁的走道;1359年,奧地利大公魯道夫四世(Rudolfs IV.)下令擴建,而這也奠定了現今的南塔及唱詩班向西延伸的基石;自1430年起,教堂開始進行內部的整修;1433年,136.4米高的哥德式尖塔造型的南塔落成,在當時是歐洲最高的塔樓(科隆大教堂的主塔樓於1880年完工,樓高157公尺;烏姆大教堂的主塔樓於1885年才完成,樓高161.3公尺),如今也是一枝獨秀地聳立於維也納天際線;1450年,哥德式建築大師Lorenz Spenning為北塔奠基,但後來因此塔設計過大且太豪華了,而哥德式建築也已漸漸褪流行,所以在1511年放棄並終止興建此塔的計畫;而南側門邊的禮拜堂則是後來增建的巴洛克式建築,其中最特別的是聖史蒂芬教堂屋頂上的琉璃瓦,尤其是拼成哈布斯堡王朝的徽章(頭頂金冠、身配金羊毛勳章的雙頭鷲);這座教堂得天獨厚,甚少遭受戰火波及,除了1683年土耳其兵臨城下及1809年拿破崙破城而入外,最大的損害是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幾天,一些民眾開始搶奪周遭商店並放火,火被風吹而延燒到大教堂的屋頂,此時蘇聯軍隊正進入維也納,根本無人消防救火,以致火勢愈燒愈大,造成屋頂及塔樓嚴重受損,而最後整修的經費是由奧地利9個聯邦州共同籌組,所以教堂等於是奧地利戰後全民重整的精神象徵;教堂內部極盡繁複與精美,包括:皮格拉姆製作的傳教壇、描述聖母和基督一生的祭壇,以及主祭壇,都值得細細觀賞;兩排哥德式的華美石柱把正殿隔成三部份,聖壇的後方由倖免於戰火的玻璃窗引進陽光;體力許可,可挑戰教堂的南塔,共計有343級台階。
▲正門立面
▲在北塔這一面停滿了市區遊覽的馬車
▲▼正門兩旁立面上的銘誌
▲最前面就是高祭壇(Hochaltar),在這座大教堂中共有18個祭壇,其中就以高祭壇和新城祭壇(Neustädter Altar)最有名;而高祭壇興建時間長達七年(1641~1647),是用來自於波蘭、施蒂利亞邦與蒂羅爾邦的大理石所製成,中間的畫作畫的是遭石頭砸死的大教堂守護神-聖史蒂芬,而旁邊則有另外四個守護聖人的雕塑,由左至右分別是塞巴斯蒂安(Sebastian)、利奧波德、弗洛里安和羅克斯(Rochus)
▲除了正前方、最遠的新城祭壇外,左手邊還有3座祭壇呢!
▲斯坦梅茨祭壇(Steinmetzaltar),這幅畫是由德裔的奧地利畫家Tobias Pock所繪,畫中人物為聖徒彼得和聖徒保羅
▲夫人祭壇(Frauenaltar),中間的畫作名為"Maria in der Sonne(在陽光下的聖母瑪麗亞)"
▲新城祭壇-位於北殿前頭,是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於1447年時下令修建,而他的墓則在正對面,下面的四幅小圖示描繪聖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樣子
▲聖史帝芬大教堂的管風琴
▲近拍高祭壇
離開聖史蒂芬大教堂時,大約已是下午一點半左右,但此時陽光照射的方向及角度,因格拉本大街上的建物,而形成遮蔽的陰影區,讓人走在這裡的感覺蠻還舒適的,我們就決定在此慢慢閒逛,慢慢朝向霍夫堡走過去。
▲史蒂芬廣場一景(Stephansplatz)
▲位於聖史蒂芬大教堂對面的五星級旅館-DO&CO Hotel Vienna
▲右邊的高塔就是南塔
▲從格拉本大街拍聖史蒂芬大教堂
▲▼格拉本大街-這條街堪稱維也納最漂亮的大街了,擁有高級的精品店、名家設計的建築、宏偉壯麗的紀念柱,18世紀時,這裡就已是相當熱鬧的地方,王宮貴族常在此舉辦各式活動;如今,除了當年繁華的容貌外,道路兩旁還擠滿了露天咖啡座與麵包、起司攤販,你隨時可以看到市民與觀光客在這裡出沒,不過,你大概想像不到這裡過去是護城河,西元1225年後才被填平成為廣場呢!
▲奧皇利奧波德一世塑像
▲鼠疫災難紀念柱(Pestäule)-這是當時的奧皇利奧波德一世為了感謝上帝遏止了1679年時發生的一場大鼠疫而建立的一座還願柱,而最初是由Johann Frühwirth所立的科林斯柱式的木柱,獻給三位一體的聖神,並雕有九位天使歌詠上帝;1683年,委託Matthias Rauchmiller改成以大理石材來取代原先的木柱,但他在1686年去世,只完成了一小部分,隨後接手的約翰‧伯恩哈德‧菲舍爾‧馮‧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加入了一些新的設計,並完成現在上半段所看到的許多雕塑的基礎,而後將雕塑的部分交給當時的一位奧地利雕塑家Paul Strudel接手,整個紀念柱的後續部分交給Lodovico Burnacini;這位Burnacini先生是位劇場工程師,他設計了下半段的雕塑,以雲金字塔造型搭配跪拜的皇帝,展現虔誠祈禱的樣貌,而旁邊一位天使把象徵鼠疫的老嫗推向地獄,整座紀念柱直到1693年才完工落成。
繼續往前走,就會在格拉本大街和哈布斯堡巷(Habsburgergasse)交接處的路口,看到矗立於聖彼得廣場(Petersplatz)的聖彼得教堂(Peterskirche)。
▲聖彼得教堂-這座頭頂綠色橢圓形圓頂的教堂,擁有「環城大道內最美麗的巴洛克式教堂」的美譽,據教會的說法它是在西元792年、卡爾大帝(Karl der Große,或作查里曼、查里大帝)時期就建立的,但這項證據並未能被證實,而首次於文件中提及這座教堂是在1137年,大約在12世紀末時,它屬於蘇格蘭修道院(Schottenstift)的一部分,但儘管如此,它還是被認為是維也納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不過教堂的興建歷史漫長,在1661年一度遭祝融之災而損毀,直到奧皇利奧波德一世成為會眾且為了1679~1680年所發生的鼠疫之事,下令重建新教堂才獲得生機,而新教堂於1701年動工,由加布里埃萊‧蒙塔尼(Gabriele Montani)設計建造,但1703年被遭撤換並由約翰‧盧卡斯‧馮‧希爾德布蘭特(Johann Lukas von Hildebrandt)接手,而設計的靈感來自於羅馬梵蒂岡聖的彼得大教堂,並於1733年正式落成完工;原先立面的羅馬式門廊仍被保留,其餘部分則以新巴洛克式風格重建,教堂內部裝飾華麗,但後殿卻在南邊,而不是正常的東邊,這種不尋常的現象已經引發了許多專家之間的討論,被懷疑是從一個以前的普通建物改建而來的;高大的巴洛克式側道和採用偽眼法的天頂繪畫,替聖彼得教堂的高度帶來戲劇性的效果,不過教堂內最引人注目的藝術品,還是位於華麗鍍金講道壇對面的《St.John of Nepomuk》雕刻,出自Lorenzo Matielli之手,描述聖約翰被幾名捷克惡霸拋下布拉格查理大橋(Karlův most/Charles Bridge)的情景。
▲講道壇
▲高祭壇-結構體的建築是由Antonio Galli Bibiena和他的建築團隊所負責,而祭壇上的畫作則是由奧地利畫家馬蒂諾‧阿爾托蒙特(Martino Altomonte)操刀,描繪的是聖彼得和聖約翰在耶路撒冷治好一位有瘸腿的患者的故事
▲這座管風琴的華麗程度是我見過數一數二的
▲圓穹頂由Matthias Steinl所設計,最初的壁畫是由義大利巴洛克繪畫及建築名家安德烈‧波佐(Andrea Pozzo)所繪製,但在他死後,畫作遭到移除;在1713年時,奧地利畫家約翰‧邁克爾‧若特邁爾(Johann Michael Rottmayr)決定重新繪製圓頂壁畫,就是現在所見的這幅名為「聖母加冕(Coronation of Our Lady)」的穹頂畫
▲Lorenzo Mattielli的雕塑作品,上面鍍以黃金和白銀,中間的雕塑就是前面提到的聖約翰殉難的景象,而最上面是美麗的聖母雕像
▲碳市場(Kohlmarkt)一景,前面的綠園頂建物就是霍夫堡皇宮的所在
出了聖彼得教堂,走到格拉本大街的尾端,往左轉順著碳市場走就可以到霍夫堡皇宮,但我們想先去被稱為費爾斯特宮(Palais Ferstel)的中央咖啡館看看;本以為可以穿過下面這棟外表看起來復古的大樓,但實際進去一看,裡面是個有這餐飲美食和其他商品的複合式商場,於是走出來後就只好順著往霍夫堡皇宮的方向走去;來到瓦爾納街(Wallnerstraße)時,由此轉進、直走到底就可以看到費爾斯特宮。
▲這棟名為「沙漠紅色(wustenrot)」的商場大樓,我們進去時,裡面一樓的餐廳坐滿了人呢!
▲費爾斯特宮-位於內城區的Herrengasse 14號,過去曾是銀行和證券市場大樓(Bank und Börsengebäude),而今以其建築師費爾斯特(Heinrich von Ferstel)命名;這棟建於1876年的建物,裡面的咖啡館在19世紀末成為維也納知識份子極為重要的聚會地點,知名的常客多不勝數,其中包括有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現代政治的錫安主義創建人)、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奧地利建築師,在歐洲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彼得‧艾騰貝格(Peter Altenberg,奧地利作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埃貢‧弗里德爾(Egon Friedell,奧地利作家、哲學家、神學家、歷史學家、劇作家、戲劇評論家、記者、演員、喜劇演員和司儀)、胡戈‧馮‧霍夫曼史塔(Hugo von Hofmannsthal,致力於宣揚奧地利文化的奧地利作家)、Anton Kuh(奧地利猶太裔記者和散文家)、利奧波德‧佩魯茨(Leo Perutz,奧地利小說家和數學家)、阿爾弗雷德‧波爾加(Alfred Polgar,是奧地利出生的記者,維也納咖啡館最負盛名的知識分子之一);而到了1913年後,如:約瑟普‧布羅茲‧狄托(Josip Broz Tito,南斯拉夫革命家、政治家,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總書記、主席團主席,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締造者,南斯拉夫總統、總理,南斯拉夫元帥、獨裁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納粹黨黨魁、德意志帝國元首兼帝國總理)、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是蘇聯共產黨和第四國際領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創立者、蘇聯建立者和第一位最高領導人)等人,也都成為這間咖啡廳的食客了呢!在1938年之前,這座咖啡館由於有許多西洋棋奕者常在此對奕,因此也被稱為「奕棋學校」(Die Schachhochschule);在這裡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話說一位奧地利政治家維克多‧阿德勒(Victor Adler,領導工人運動和社會民主工人黨(SDAP)創始人)正和奧匈帝國的外長利奧波德伯爵(Count Leopold Berchtold)為俄國發生革命的可能性在爭辯,伯爵認為即便不是哈布斯堡王朝,一次世界大戰也會導致俄國發生革命,而他則反駁說:「誰會去發動革命?或許是坐在中央咖啡館那兒的托洛茨基?」這座咖啡館在二戰末期停業;1975年,費爾斯特宮翻修,中央咖啡館重新開業,但是是在這座建築中的另一個部分;1986年,它又完全重新裝修一次。
在門口看了一眼,發現裡面的賓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常,我們本也沒有時間能坐下來享受一杯維也納咖啡,只好轉進先生巷(Herrengasse),繼續朝著霍夫堡皇宮前進;走進這條先生巷,只感覺兩旁的建物都沒啥特色,但回來一查,才發現這條先生巷可是大有來頭的,這條街早在古羅馬時期便已經存在,作為Limes公路系統的一部分,這條街第一次見於文獻記載是在1216年,它介於弗萊永廣場和Lobkowitz廣場之間的一段,在中世紀時被稱為「高街(Hochstraße)」;當維也納開始成為帝國首都之後,越來越多的貴族們遷入到市區,且以接近哈布斯堡君主的居住地霍夫堡皇宮為主要目標;1513年,下奧地利邦議會設於下奧地利宮(Palais Niederösterreich)後,這條街就改名為先生巷;這條巷內原先幾乎完全是貴族的宮殿,但其中有些宮殿在某個時候消失了,例如:有一座名為列支敦斯登宮殿的貴族居所,位於紳士街8號,裡面設有著名的貝森朵夫-音樂廳(Bösendorfer-Konzertsaal),這座音樂廳興建於1872年,著名藝術家如李斯特(Liszt Ferenc,匈牙利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安東‧魯賓斯坦(Анто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убинштейн,俄羅斯鋼琴家、作曲家及指揮家)、約瑟夫‧黑爾梅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奧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901~1903年間任維也納交響樂團總指揮)和漢斯‧馮‧彪羅(Hans Guido Freiherr von Bülow,19世紀重要德國指揮家、鋼琴家和作曲家)在此表演,但這座宮殿在1913年時被拆除,代之以一座現代的高層建築;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以後,以及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由於保養成本上升,許多貴族家庭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城市住宅,這裡的許多建築不是出租就是出售用作辦公室和博物館,或由政府購買用於各部辦公;先生巷已不能夠保留其原有的外觀,但這裡還是可以發現包括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巴洛克的建築樣式;目前仍然存在的宮殿有:赫柏斯坦宮(Palais Herberstein,建於1897年,先生巷1-3號)、維爾澤克宮(Palais Wilczek,建於1737年,先生巷5號)、摩德納宮(Palais Modena,今內政部,1811,先生巷7號)、莫拉爾-克拉里宮(Palais Mollard-Clary,建於1689年,先生巷9號,現作為下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用)、下奧地利宮(Palais Niederösterreich,建於1839~1848年,先生巷13號)、費爾斯特宮(Palais Ferstel,前奧匈銀行,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 Bank,建於1856~1860年,先生巷14號,另一入口在弗賴永廣場2號)、巴塔尼宮(Palais Batthyány,建於1716年,紳士街19號)、特拉特曼斯多夫宮(Palais Trauttmannsdorff,建於1834~1838年,先生巷21號)、波齊亞宮(Palais Porcia,建於1546年,先生巷23號);此外,在毗鄰先生巷的弗賴永廣場,那裡有更多的貴族宮殿,而其他的貴族宮殿則可以在方濟住院會廣場(Minoritenplatz)看到。
▲維爾澤克宮正門下方的巨漢雕塑,由這兩尊雕塑的表情可見其負擔之重
先生巷連接到霍夫堡皇宮前的聖米迦勒廣場(Michaelerplatz),廣場旁除了是霍夫堡皇宮的正門入口外,另有一棟建築風貌多樣的聖米迦勒教堂(Michaelerkirche),它是維也納中心區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據考古學家推測,它的前身可能建於11世紀,它的磚石結構和聖史蒂芬大教堂的異教徒之塔相似,根據當時教區主教利奧波德六所遺留下的一份文件中,提到這間教堂建立於1221年,但這份文件卻是14世紀時所偽造的文件,現在僅能推斷它大約是在1220~1240年間建立的;在1267年的一份文件中,證明它過去是聖史帝芬大教堂的一個分支,成為一個市區教堂,而它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宮廷教堂(另一個是奧古斯丁教堂(Augustinerkirche));教堂長65米、寬35米,主保聖人是天使長米迦勒(或彌額爾),1217年祝聖,面貌經多次變更後,到1792年定型;建築風格結合了晚期羅馬式、早期哥德式等多種風格。
▲聖米迦勒教堂
我們沒想走進聖米迦勒教堂,畢竟今天已經參觀了三間教堂了,而我們更想去霍夫堡皇宮走走看看;霍夫堡為奧匈帝國的統治核心,也是統治奧匈帝國長達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駐在地,是19世紀時牽動整個歐陸的重要地點;第一次提及霍夫堡,是在一份由羅馬人民的國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魯道夫一世(Rudolf I)簽署的文件中,內容提到霍夫堡大約在13世紀前半期、巴本堡王朝(Babenbergern)時便已開始建設,直到被稱為「輝煌的利奧波德」的利奧波德六世公爵(Herzog Leopold VI.)才奠定了基礎;在波希米亞國王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Přemysl Otakar II.)統治下,對霍夫堡進行了第一次的擴建,此次的工程也包含了維也納市區的防禦工事,如砲塔、護城河‧‧‧等;16世紀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搬入維也納,為擴大他的居所,開始了另一次的擴建,他不但擴大了現有的部分,也增建了許多新的部分,而成今日所見的樣貌;霍夫堡大約可分為新王宮、舊王宮、宰相宮、亞梅麗宮、英雄廣場、阿爾貝蒂納宮、瑞士宮(Schweizerhof,最古老的宮,建於13世紀,在15~16世紀時以文藝復興式風格增建)、國家圖書館、馬術學校、利奧波德大樓等部份,約有18棟建築物,裡面超過19個中庭、庭園,包含2500間以上的房間,是名符其實的深宮內苑;整個霍夫堡的結構相當程度地反映了七個世紀以來的風格轉變,因為每位統治者或多或少地進行擴建,新增的建物多是反映當時流行的樣式,於是你可以看到歲月流變的軌跡;霍夫堡過去是皇室居住的地方,裡面仍然保留了最後一任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與其妻伊莉莎白(後世暱稱為西西皇后)的寢宮、皇室的辦公室、宴會廳等,以及皇室禮拜堂等。
▲霍夫堡皇宮一景,這一個部分稱為聖米迦勒翼(Michaelertrakt),是1726年由約瑟夫‧伊曼紐爾‧菲舍爾‧馮‧埃拉赫(Joseph Emanuel Fischer von Erlach)所設計建造,用以連結冬季騎術學校(Winterreitschule)和帝國總理府翼(Reichskanzleitrakt),在1763~1769年間,更多的附屬結構相繼加入,宮廷建築設計師Nicolò Pacassi將帝國圖書館(Hofbibliothek)與霍夫堡皇宮的其他部分連結,並延伸至奧古斯丁教堂;1820年左右,建築師Joseph Kornhäusel再透過這裡將阿爾貝蒂納宮(Albertina)與霍夫堡皇宮連結
▲▼位於聖米迦勒廣場的羅馬遺跡
▲在聖米迦勒翼的正門兩側各有一座噴泉,圖中這座泉名為「大海的力量」,由奧地利雕塑家Rudolf Weyr(1847~1914)所創作,另一側也有一座噴泉,名為「大地的力量」,由另一位奧地利雕塑家Edmund von Hellmer(1850~1935)所創作,但我們去的時候,另一側正在維修中,所以沒拍到
▲▼立面這四座雕塑彰顯出哈布斯堡王朝的權威及力量
▲位於聖米迦勒門(Michaelertor)內的雕塑「VIRTUTE ET EXEMPLO(美德和榜樣)」
▲位於聖米迦勒門(Michaelertor)內的雕塑「IUSTITIA ET CLEMENTIA(公義和憐憫)」
穿過聖米迦勒門,就進入到一個四面被建物圍繞的大廣場,這個廣場在1846~1919年間稱為法蘭茲廣場(Franzensplatz),但在1919年之後就被稱為內城堡廣場(In der Burg或Innerer Burgplatz)。
▲▼內城堡廣場一景,中央的銅雕塑像是由義大利雕塑家Pompeo Marchesi以羅馬皇帝凱撒為代表,所雕塑的是神聖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奧地利帝國第一位皇帝的法蘭茲二世及一世(Franz II./I.)
▲Os:「看你還敢不敢?」
▲Os:「喂!傢私借一下,我快撐不住了」
▲▼對上蠻牛猛獅依然無懼
這個內城堡廣場諾大無奇,但環顧四周,最特殊的就屬位於廣場東南方的瑞士翼(Schweizertrakt)中的瑞士門(Schweizertor),這座紅底藍橫紋的門是舊王宮的正門,建於1522年,瑞士門上方是金色的哈布斯堡雙鷲家徽;其名的由來是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茲一世(Franz I. Stephan)及瑪麗亞‧泰瑞莎女皇執政時,雇用剽悍又忠誠的瑞士傭兵把守城門,故得此名;而瑞士翼這端的建物,最古老的部分起源於13世紀,主要是由過去的巴本堡王朝或波希米亞國王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所建構,這個部分有一間15世紀的哥特式禮拜堂-Burgkapelle及金庫(Schatzkammer),而這個已改為行政藝術史博物館的金庫,裡面還存放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王權象徵物(Reichskleinodien,主要的部分是皇冠、聖槍(或稱命運之矛)和皇帝配劍)和奧地利帝國的徽章;設於瑞士法院(Schweizerhof)內的帝國音樂禮拜堂(Hofmusikkapelle)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Karls V)所設,而其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則以文藝復興時期風格重建之。
▲瑞士門
▲位於瑞士門前的石雕像
穿過內城堡廣場、利奧波德翼(Leopoldinischer Trakt)就會進到英雄廣場(Heldenplatz),但我們不想那麼早就待在英雄廣場這邊,所以決定順著原路先走出聖米迦勒翼,然後右轉順著騎術學校巷(Reitschulgasse)走,想藉由走到阿爾貝蒂納宮(Albertina)的方向,將霍夫堡皇宮東南面的部份看看,最後再繞回英雄廣場;途中經過約瑟夫廣場(Josefsplatz),看到一堆人走進帝國圖書館(現為奧地利國家圖書館人民大會堂(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 Prunksaal)),想說走了這麼久,進去休息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帝國圖書館大廳(這裡面超涼爽,又有舒服的躺椅,更重要的是還有免費的Wifi,真的是休息的好去處,提供給各位參考)
有了免費的Wifi,女兒就不想離開了,好不容易讓她離開躺椅,我們決定繼續朝向阿爾貝蒂納宮;阿爾貝蒂納宮之名源於收藏者阿爾貝特公爵(Albert of Saxe-Teschen,1738~1822),如今這裡是一間對外開放的畫廊;自公爵和瑪莉亞‧克莉絲汀(Marie Christine)結婚後,收藏便增加許多,這裡收藏的書寫藝術品,可是全世界最大的館藏;共收藏了6.5萬幅畫、3.5萬冊藏書、約1百萬本印刷品,裡面有1920年收集的前奧匈帝國圖書館的版畫,以及魯道夫二世向藝術家的後代收購而來的著名雕刻與畫作,如《野兔(The Hare)》、《祈禱的手(Paving Hands)》等;
▲右邊這道彩色階梯就是上阿爾貝蒂納宮畫廊的主要通道,左邊的廣場空間就是阿爾貝蒂納廣場(Albertinaplatz),階梯頂端上面那片銀灰色、如翼狀延伸出來的東西,是2007年奧地利建築設計師漢斯霍萊茵(Hans Hollein)的作品,名為「Soravia-Wing」
▲左邊的尖塔建物就是奧古斯丁教堂,它位於約瑟夫廣場和阿爾貝蒂納廣場之間,是哈布斯堡家族舉行婚禮和進行彌撒的宮廷教堂,其中包括法蘭茲‧約瑟夫一世與伊莉莎白夫婦;最初興建於14世紀,屬於霍夫堡中最古老的一部分,擁有哥德式的挑高拱頂;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右邊側廊的大理石金字塔墓,1805年時阿爾貝特公爵替他的妻子瑪莉亞‧克莉絲汀而建,然而她並未下葬於此;此外,這裡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心臟納骨堂所在,裡頭共有54個銀壺收藏著多位皇帝的心臟。
▲阿爾貝蒂納廣場旁停滿了馬車,而丹麥大使館就選在對面的大樓裡
▲位於阿爾貝蒂納宮前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騎士雕像(Statue of Archduke Albrecht),建於1899年,這座阿爾貝蒂納宮於1822年、阿爾貝特公爵過世後,由卡爾大公(Karl von Österreich-Teschen)繼承,而在卡爾大公過世後,遂由其長子阿爾布雷希特大公(Albrecht von Österreich-Teschen)繼承,而宮殿也因此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因此,阿爾貝蒂納宮也被稱為阿爾布雷希特大公宮(Palais Erzherzog Albrecht),直到1921年後,因其藝術品收藏之豐,為感念阿爾貝特公爵的努力,才統稱為阿爾貝蒂納宮
▲從剛才的彩色階梯上到二樓平台處拍阿爾貝蒂納廣場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始建於1861年,原有的建築是一座新浪漫主義的建築,剛建成時受到了嚴厲的批評,首先,它沒有當時一座名為「Heinrichshof」的私人豪宅來得雄偉(PS:這棟房子已在二戰期間被摧毀,1955年於原地重建Opernringhof所取代),其次,早在它開始建設之前,環城大道的路面高度就已提升了一公尺,它蓋在此處宛如一個“沉船寶藏箱”,讓人聯想起1866年的克尼格雷茨戰役(Schlacht bei Königgrätz,或稱薩多瓦會戰),奧地利遭普魯士逆轉勝的那場敗戰,最後,兩位負責建造的建築師,一個自殺,另一個則於短短的十週內死於肺結核,因此,這棟建物被諷為“建築上的克尼格雷茨(Königgrätz' of architecture)”;1869年5月25日,這裡首場的表演為莫扎特的唐‧喬萬尼(Don Giovanni),當時的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和伊麗莎白皇后(茜茜公主)也都出席了這次的演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舞台被盟軍炸毀,整棟建築也在1945年3月12日被火燒毀;重建的歌劇院有超過2200個座位,於1955年11月5日第一次演出,劇目是貝多芬的費德里奧(Fidelio),由卡爾‧伯姆指揮。
從平台處右轉,就可以見到棕櫚樓(Palmenhaus)及霍夫堡新皇宮(Neue Burg)的背面,中間這一大片的皇宮花園(Burggarten),成片的綠蔭恰巧成為休憩的好地方,不少人在這片草地上,或做日光浴,或三五好友席地而坐、聊聊天,充分展現出這個空間的休閒氛圍,讓我們家也在此流連了好一會兒呢!
▲棕櫚樓-這座古典的溫室始建1823年至1826年,建築師路德維希‧馮‧雷米(Ludwig von Remy)是以熊布朗宮內橘園的原架構來設計的;該建築的後牆也曾是維也納城牆的一部分,於世紀交替時被拆除,在1901年時,由建築師弗里德里希‧歐曼(Friedrich Ohmann)設計了一棟具有新藝術風格的新溫室;在1988年時,為安全起見暫時關閉,從1996年到1998年間斥資13萬歐元翻新;1998年,棕櫚樓終於重新開放,中間部分是由餐廳經營,圖中左翼的房舍是蝴蝶房(schmetterlinghaus),右翼是聯邦花園的溫室
▲左手邊的草地上看起來人不多,但樹蔭下可聚著很多的人呢!
▲▼新皇宮的背面
▲「His Aedibus Adhaeret Concors Populorum Amor(為了這棟樓堅持和諧人民的愛)」(我翻譯的意思對嗎?),這是奧皇法蘭茲‧約瑟夫一世於1913年所題
▲大力神噴泉(Herkulesbrunnen)
時間總是不足,享受在皇宮花園的一小段悠閒後,又必須起身繼續後面的行程,順著平行於環城大道的小徑,我們走到了外城門(Äußeres Burgtor);這座老城門又稱為英雄門(Heldentor),因其正好位於環城大道和英雄廣場之間,它是於1660年建設維也納防禦工事時所建造,而在168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第二次圍攻維也納時發生了激列的爭奪戰,但在1809年的第五次反法同盟對抗拿破崙的戰爭中,由於奧地利偷襲法國在德國的領土,拿破崙不等西班牙戰事結束,匆匆率兵回國,東征奧地利,致使維也納遭到攻擊,奧地利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後來情勢逆轉,奧地利被迫簽訂《維也納和約》,再一次割地求和,而這座城門也被拿破崙的軍隊所炸毀,使得它失去了軍事價值。
▲正門最上方的鍍金字體「FRANCISCUS I. IMPERATOR AUSTRIAE MDCCCXXIV」為「法蘭茲一世,奧地利皇帝,1824年」;而下面的黑色字體「LAURUM MILITIBUS LAURO DIGNIS MDCCCCXVI」是「英勇的士兵值得配戴榮耀的月桂冠,1916」,這段文字是在萊比錫戰役11周年時,由查爾斯‧史蒂芬大公(Erzherzog Carl Stephan)為了表彰奧地利軍人為國家的奉獻,發起一個名為"為我們光榮的英雄們(1914-1916)"活動後,在1916年時安裝上去的,它是為讓因戰爭而成為寡婦及孤兒所舉行的勸募活動,每個捐贈者可以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一個月桂葉上並將它獻給一名士兵,並獲得一本簽名書及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並將所有捐款贈與一個專門協助奧地利軍人家庭急難救助的基金會;在它背面也有著另一組鍍金字體,是奧皇法蘭茲一世的座右銘「IUSTITIA REGNORUM FUNDAMENTUM(司法是法治的基礎)」
穿過外城門,就進到英雄廣場,這個廣場是因1809年與拿破崙戰爭,一座舊堡壘被炸毀而遭拆除後所得到的;1817年新的宮牆設立時,在這個牆內建設了三個花園綠地,一是剛才介紹過的皇宮花園(當時稱為帝國皇室私人花園),其次是英雄廣場的草坪及周圍的林蔭大道,最後是人民花園(Volksgarten)及位於其內的忒修斯廟(Theseustempel);不過此時仍是豔陽高照,我們選擇待在外城門背面,靜靜地欣賞這雄偉的皇家建物、感受它所營造出的帝王氣勢。
▲從英雄廣場拍新皇宮的正面(由右到左的建物分別是外城門、霍夫堡新皇宮、舞廳翼(Festsaaltrakt,綠色屋頂)、利奧波德翼(棕色屋頂))
▲從外城門拍(由右到左的建物分別是霍夫堡新皇宮、舞廳翼、利奧波德翼,左邊的大草坪就是英雄廣場)
▲霍夫堡新皇宮正門,最上方有著代表哈布斯堡王朝、戴著金色皇冠的雙頭鷹,下方金色字體為「FRANCISCVS IOSEPHVS I. NOVI PALATII ALAM. EXSTRVXIT A.D. MCMVIII」,是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於1907年所題,至於這棟新皇宮是自1871年兩座帝國博物館建成後,於1881年由皇帝授權下令興建的建物,這座半圓形的新文藝復興風格建築較之霍夫堡其他建築宏偉,二樓有一整排的廊柱,底層是栩栩如生的雕塑更顯氣派壯麗,而這些雕塑中有古奧地利民族、古羅馬兵團、日耳曼人、傳教士、斯拉夫人、十字軍士兵等,象徵組成奧地利歷史的元素;1906年時,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本安排法蘭茲‧斐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繼續霍夫堡新皇宮的建設,但很可惜的是在1914年時,大公夫婦視察時為奧匈帝國波赫省的首府塞拉耶佛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刺殺身亡,而改由奧曼‧路德維希‧鮑曼(Ohmann von Ludwig Baumann)接手,但接手的人也只做到1923年為止,迄今仍無法完成;裡面目前共規劃出五間博物館,保存小亞細亞考古遺跡的艾菲斯博物館(Ephesosmuseum)最引人注目,裡頭收藏著從土耳其古城艾菲斯的圖書館遺跡中搬來的雕刻原件,並有一整座古城模型闡述其地理與城邦發展;古樂器博物館(Sammeruno alter Musikinstrumente)中收藏了貝多芬、舒伯特、海頓等奧地利出色音樂家使用過的樂器;中世紀武器博物館(Hofrjagd und Rustkammer)陳列五世紀之後的武器,重現昔日的騎士文化;紙莎草博物館(Papyrusmuseum)展出最初回溯到西元前15世紀的18萬件古文書;至於人類學博物館(Museum Fur Volkerkunde)則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5萬件珍奇蒐藏;正前方的騎士銅像立於1865年,主角是哈布斯堡王朝最偉大的將領之一、神聖羅馬帝國陸軍元帥-歐根親王,他在生前已經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英雄人物,過世後,在17和18世紀,他更成為奧地利的民族英雄或民族一統的象徵,被形容為「高貴騎士」。
▲英雄廣場是霍夫堡皇宮的外廣場,是由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設計,但這是從來沒有完成的所謂「帝國廣場(Kaiserforum)」的一部分;英雄廣場的名字源於廣場上的兩座騎士雕像,一是剛才介紹過的歐根親王騎士像,另一個則是圖中立於1860年的卡爾大公騎士像
▲從英雄廣場拍市政廳(上面的「市政廳鐵人」可看得清楚?)
在這裡也混了好些時候,友人決定前往對面的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和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參觀,但老婆比較想去再後面一點的博物館區(MuseumQuartier Wien(MQ)),於是兵分兩路,各自朝向自己的目標,但分開前,我們約好七點在旅館碰面,因為我們決定到昨天中午用餐的那間餐廳吃晚餐,所以下面的介紹,也是分成兩個部分喔!
▲這個衛兵間還真是小啊!
走出外城門、穿過環城大道,兩棟如對稱般的諾大建物馬上出現在眼前,背向霍夫堡王宮,左邊的建物是藝術史博物館,右邊的則是自然史博物館,友人選擇了進入了藝術史博物館參觀,所以,下面的介紹就以藝術史博物館為主囉!
▲藝術史博物館-有一個圓滿的八角形穹頂,是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美術和裝飾藝術博物館之一,和對面的自然史博物館同時開幕;它們是根據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命令修建,為哈布斯堡王朝豐富的收藏品找到一個合適的地點,並且能夠對公眾開放;這兩座博物館擁有相同的外表,隔瑪麗亞‧泰瑞莎廣場相對;兩座博物館都興建於1872年到1891年之間,建築師是戈特弗里德‧森佩爾和卡爾‧哈斯瑙爾;該建築呈長方形,立面用砂岩建造,頂部有有60米高的穹頂,建築物內部裝飾華麗,有大理石、灰泥紋飾、金箔和繪畫,其本身就是一件相當壯觀的藝術品。
▲自然史博物館-博物館的主體建築是一個裝飾華麗的宮殿,收藏的藏品自1889年啟用以來不斷增加,其中一些收藏品是來自更為老舊的建築物,例如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該館著名的展品,包括有25000年歷史的維倫多爾夫的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梁龍的骨架,以及2億年前滅絕的動植物標本等,有39個展廳同時展出。
▲位於兩棟博物館中間的瑪麗亞‧泰瑞莎女皇銅像-是德國雕塑家宗布什(Zumbusch)的作品,泰瑞莎女皇端坐在上方,基座的群雕中,騎馬的是將軍,中間是首相,以高浮雕表現的16位人物中有海頓與莫札特,象徵泰瑞莎全盛時期的風雲人物,不過剛好遇上在維修,只能勉強看看囉!
進入藝術史博物館,首先出現的展覽是埃及及近東地區的文物收藏展,裡面收藏的物件大約有12,000件,所收藏的物件年代從埃及前王朝和早王朝時期(約公元前3500年)到早期基督教時代,範圍從埃及、努比亞(Nubia)、地中海東岸和兩河流域到阿拉伯半島,這個部分的展覽主要有四個主題性的結構:葬儀、文化歷史、雕塑和浮雕及寫作的發展,而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一個在古埃及第五統治者王朝(5. Dynastie,大約是公元前2504–2347)、名為Kaninisut王子的陵墓及陪葬室,眾多的石棺和棺材、動物木乃伊、亡者之書、墓碑、神聖數字及日常生活的物件,例如衣服和化妝品等,此外,也有如吉薩金字塔內的儲備頭(Reserve heads,也稱為"Magical heads"或"Replacement heads",其名之由來是源於1903年,根據德國埃及古物學者路德維格‧博查特的研究,他認為這個頭形雕塑是為了讓家裡的死者靈魂,如有什麼意外發生時,能代替死者承受)的雕塑作品,還有巴比倫遊行大街的伊絲塔大門(Ishtar Gate)上的獅子雕塑以及從阿拉伯南部來的人面石柱(facial stelae)。
第二個展區所展出的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文物,所收藏的大約是西元前三千年青銅器時代塞浦路斯(Cyprus)的陶器到早期中世紀的文物,大約有2,500件展品,這個展區主要為三個部分:仿古的貝殼浮雕,其中包括有名的Gemma Augustea(拉丁文譯"奧古斯都的寶石",一件被認為是在西元一世紀初、以阿拉伯瑪瑙為材料所進行的雙層淺浮雕雕刻品,當時是為了紀念羅馬戰勝日耳曼人而雕刻,是一件雕工極精細的藝術品);此外,早期中世紀民族大遷徙時期中所發掘出的寶物,包括有名的Nagyszentmiklós的寶藏(為早期中世紀淘金船的窖藏,黃金重量約22磅,共有23件黃金打造的器皿,由其裝飾物的設計,在在表明它們與保加利亞的Novi Pazar和俄羅斯的Sarkel所出土的文物有著密切的親緣關係;在文體上主要是受中亞、波斯的薩珊王朝(Persian-Sassanid)和拜占庭的影響);最後則是一些足以傳世的花瓶杯器,如有名的布呂戈斯陶杯(Brygos Cup,一位約西元前500到430年間的古希臘雅典的藝術家與陶工的作品,他因為十三件作品而為人所知,且均為陶杯,故此類作品以其名字命名;除此之外,還有多件作品被歸於其名下)。
▲伊西絲(Isis,希臘語)像-在埃及語中叫做「阿賽特(Aset)」,她是古埃及的母性與生育之神,九柱神之一,她也是一位反覆重生的女神;伊西絲主司生命與健康,是美神與戰神的結合體,並且與天狼星有關,埃及人對她的崇拜長達近三千年左右,同時她還被尊奉為「忠貞的妻子」、「理想的母親」、「醫療之神」、「魔法之神」以及「比上萬個神更聰明之神」。最初,伊西絲是一位掌管皇權的女神(在象形文字中,她的名字裡包括「王座」一詞),後來,在希臘人統治時期,她又成為水手的守護神;伊西絲與她的姐妹奈芙蒂斯又同為死者的守護神,她們常在棺材的兩端以人形現身,並伸展開巨大的翅膀保護著死者,這對姐妹同樣都擁有著極為強大的魔法力量,是魔法、醫療與守護亡靈的女神。伊西絲是大地之神蓋布與天神努特的女兒,她與自己的兄弟歐西里斯結婚並生育了兒子荷魯斯;歐西里斯被他的兄弟賽特所謀殺並肢解,後來伊西絲四處奔走將歐西里斯被肢解的屍體一一找回並拼接起來,隨後在一個僻靜無人的島嶼上使用再生的魔力將他成功復活(這使伊西絲的形象與陰間和葬禮崇拜聯繫起來),後與他在凱姆尼斯(Kemnis)濕地生下了荷魯斯,除了荷魯斯外,她還是敏(Min)的母親;伊西絲同時也是個擁有很多陰謀與野心的狡猾女神,雖然伊西絲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可她並不滿足,她仗著自身的強大魔力,用年邁的太陽神拉的唾液所做成的毒蛇設下陷阱,使得拉神身中劇毒,癱倒在床,眾神都對此束手無策、無法拯救拉神時,他們便想到了被稱為「魔幻女神」的伊西絲;拉神也知道孫女伊西絲特別有本事,就請她來幫忙清除自身體內的蛇毒,然而這一切正中伊西絲的下懷,伊西絲便趁火打劫,試圖威脅拉神透露出他的真實姓名,最終拉神體內的蛇毒被徹底清除了,伊西絲也如願以償,將拉神的神力完全轉移到了自己的身上,並強行剝奪了拉神的最高統治權而成為了最強大的女神。
下面的圖片就是布呂戈斯陶杯。
看完一樓的展覽後,就準備上到二樓的畫廊,裡面收藏的畫作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珍藏,主要是以16~17世紀的幾位著名畫家的畫作為主,例如:16世紀威尼斯畫派(提香(Titian)、委羅內塞(Veronese)、丁托列托(Tintoretto))、17世紀佛蘭芒畫派(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安東尼‧范戴克爵士(Sir Anthony Van Dyck)),早期尼德蘭畫派(揚‧凡‧艾克(Jan van Eyck),羅希爾‧范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和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父子)等;這裡最大的賣點是它收藏了多幅文藝復興時期布拉班特公國畫家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的作品,此外,還有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楊‧維梅爾(Jan Vermeer)、被稱為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哈爾曼松‧范‧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的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文藝復興後期西班牙一位印象派大師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以及義大利多位巴洛克畫家。
▲步上這道階梯就可來到二樓的畫廊
▲二樓中央的大廳設計為一個餐飲服務區,在這麼有文藝氣息的殿堂裡用餐,想必是別有風味!
▲旁邊的廊柱及牆面上的雕飾,在在顯示當初建設這棟建物所投注的心血及物力
▲▼廊柱及牆上的壁畫都令人印象深刻
其他的畫作看不出作者是誰,唯獨下面這四幅老彼得‧布勒哲爾的作品畫風獨特,就PO給大家一起欣賞囉!
▲《通天塔》(1563年)
▲《狂歡節與四齋戒的之戰》(1559年)
▲《雪中獵者12—1月》(1565年)
▲《農民婚禮》(1568年)
▲中庭四面的外牆雕塑也不含糊
▲內部也仍有部分在整修中
結束了藝術史博物館的介紹,接下來就要介紹位於後方的博物館區;在2001年時,維也納成立了一個佔地達6萬平方公尺、歐洲最大的博物館區。這個小型的藝術都市包羅萬象,有現代藝術館、劇院、兒童博物館,是一個綜合性的社區,為所有人提供的藝文音樂娛樂中心,而這個大計畫是由兩位建築師Laurids與Manfred Ornter所主導,整個博物館區就像是一個小型的都市,讓遊客可以親身體驗各種藝術的經驗。
▲由霍夫堡王宮前往博物館區、通過瑪麗亞‧泰瑞莎廣場時,兩旁都有像這樣的大型雕塑,後方就可看見高掛的博物館區招牌
▲從博物館廣場(Museumsplatz)拍人民劇院(Volkstheater)-這棟由費迪南德‧費爾納(Ferdinand Fellner)和赫爾曼‧赫爾默(Hermann Helmer)設計、依據維也納市民要求而建於1899年的人民劇院,是德語系國家中最大的劇院之一
▲博物館廣場一景
▲現代美術館(MUMOK(Museum moderner Kunst Stiftung Ludwig Wien))-這間美術館是中歐地區最大的當代藝術展示場,建物本身就是一個傑作,灰色的玄武岩築成的立面,內部以鑄鐵、玄武岩、鋼鐵、玻璃組成的極具未來感設計,裡面的蒐藏品包括經典的現代主義作品、普普藝術、照片寫實作品、維也納行動主義。
▲維也納藝術館(Kunsthalle Wien)
▲利奧波德藝術館(Leopold Museum)-這棟挑高的藝術館,是眼科醫生利奧波德(Leopold)所建,館內陳列最精華的奧地利藝術家作品,包括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席勒收藏,在多達38幅的席勒畫中,包括了他著名的多幅《自畫像》,以及備受爭議的情色作品;館中另有克林姆的《死與生》以及Oskar Kokoschka的《坐著的少女》等名畫,此外,還有新藝術時代以及簡約實用主義派的家具、手工藝品、櫃子與書桌等等。
看到博物館區搭設的舞台,想必是有節目,到服務處拿了一張節目表,看看時間是明晚,那就先返回旅館,準備到約定好的餐廳去大快朵頤一番了。
▲近拍人民劇院(因為要從旁邊的地鐵站搭U2到卡爾廣場)
▲早上拍這座銅雕像時光線不太好,下午再經過時又重拍了一張
▲因為時間還早,就步行到中央市場,順便再逛逛前半部
▲每天必經,但每經過一次就想拍它一次
從早上八點出門,一直逛到下午六點,雖然天色仍是大明,但身體也該好好休息了,畢竟後面還有一段時間的旅程要走,現在累出病來可是傷腦筋的事呢!和友人約定的時間一到,大家果然等不急要享受這一頓大餐,都準時出現在餐廳前,而這樣美好的一天也以大啖美食作為完美的句點。
▲來維也納必要嚐嚐的豬肋排(份量超大的)
住宿旅館:MEININGER Hotel Wien City Center(簡介:位於地鐵U1線開普勒廣場站附近,和維也納火車南站(Südbahnhof)也僅一個電車站的距離,附近有超市、Favoritenstraße步行區和購物街,旅館地下室有公用廚房,大廳有免費無線網路;四人房房價:€61.2/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