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的行程是前往德瑞交界的萊茵瀑布,該區開放的時間為上午九點半,考量昨天大家早早出門晚晚歸,所以,把今天的行程放鬆一點,搭乘8:18a.m的車班出發即可;在蘇黎世車站等集合的空檔,發現昨天車站大廳在布置的展示廠商原來是賓士汽車,兩台同款不同色的A-class車型,擺在偌大的車站大廳,仍是顯得搶眼,雖然這可能是我一輩子都無法擁有的車,但收入相機裡成為回憶,我想也是不錯的啦!

IMG_2529.jpg

▲▼現場的賓士汽車服務人員都是帥哥美女,真是"雙美"啊!

IMG_2545.jpg

萊茵瀑布【Rheinfall】

從蘇黎世車站出發,中間需經過溫特圖爾(Winterhur),轉搭S33前往Schloss Laufen am Rheinfall站下車即可抵達,但在下車前,老婆大人以為還有點時間,結果去了一趟洗手間,等到她出來時,剛好車門關上,反正時間也還早,就陪她坐到下一站Neuhausen,再坐下一班車回來囉!

IMG_2552.jpg

▲Neuhausen月台

不過,這趟車卻非白搭,因為火車會通過萊茵瀑布上方,從火車上取景雖非萊茵瀑布正面的壯麗景象,但卻是萊茵瀑布區另一種面貌,只不過手腳要快,因為第一次往Neuhausen時,就因為發現太慢而沒拍到,第二次從Neuhausen坐回來時,相機就拿在手上等啦!

IMG_2556.jpg

▲瀑布中間的巨岩就是近距離體驗萊茵瀑布的最佳位置

萊茵瀑布大約在1萬4千年前到1萬7千年前形成,是目前歐洲流量最大的瀑布,其平均流量與世界上其他瀑布相比排名第22名,它的寬度約150公尺,高度約23公尺,由於水量豐沛,從19世紀以來,這裡就設有水力發電廠,因為這些電力的供應,使得附近的沙夫豪森得以工業化;瀑布中央有兩座岩石,必須搭乘遊船抵達;其中一座岩石上設有階梯,可以讓人走上揷著瑞士國旗的頂端,每年的瑞士國慶日(8月1日)在此有煙火表演;而要遊整個萊茵瀑布區,買組合套票是最划算的,雖然持SwissPass沒有任何折扣,但票價還算合理;在這個全歐洲最大的瀑布區內,有三個最理想的地方可觀賞萊茵瀑布:(1)在渡船碼頭Schlössli Wörth附近的河邊,從正面飽覽萊茵瀑布的全景、(2)Schlöss Laufen的禮品店觀景台,則能從高處俯視萊茵瀑布的側面、(3)乘坐渡船前往瀑布中央,爬上矗立在大水之間的巨石,在離瀑布最近的距離,感受瀑布所帶來的震撼與被瀑布包圍的刺激,因此,我們選擇的組合套票的內容包括:(1)往返Schlöss Laufen和Schlössli Wörth的船票、(2)往返Schlössli Wörth和巨岩(Felsen)的船票及(3)小圈的瀑布區遊覽。

IMG_2562.jpg

▲▼Schloss Laufen am Rheinfall站(PS:這是我看過瑞士境內最髒的小站,可能是遊客量過大吧!)

IMG_2559.jpg

順著月台的指示牌,往上到售票中心去買票,來到售票口,出示我們所要購買的組合套票,可是售票小姐居然說這裡沒有賣這種組合票,要到下面找船司機買票,可是從月台上來明明只有一條路,怎麼到下面呢?想說會不會在Schlöss Laufen裡面有通往下面的路,就決定先進去Schlöss Laufen看看囉!

IMG_2565.jpg

▲▼勞芬城堡(Schlöss Laufen)-建於西元858年左右,第一份正式提到勞芬城堡的文件上,所用的名字是"grosses Lauffen",意即"大瀑布",而在後面的幾百年間,勞芬城堡數度易主,多是周圍城市的州長及勞芬貴族,就連最早的康斯坦茨主教也握有此處地產達百年之久;而後,沙夫豪森伯爵Kyburg成為附近所有聖徒修道院的所有者,也包括勞芬城堡;在1439~1450年間的舊蘇黎世戰爭中,Fulach家族取得城堡的所有權並提出成為蘇黎世市民的外交請求;1544年,Hans Wilhelm von Fulach出售了城堡所有權給蘇黎世市;隨著法國大革命和隨後的拿破崙的入侵,在1798年突然結束封建的條件;從1804年起,城堡再次換手承租,在1845年,布羅伊爾(Bleuler)家族出售勞芬城堡,最後,在1941年,由蘇黎世州政府從布羅伊爾後代的手中收購了城堡,如今,由專業的管理公司管理並設有一間旅館。

IMG_2568.jpg

DSC02089.jpg

進去後發現有個電梯可以到下面去,但電梯入口有驗票機,意即必須購票才能下去,只好回到Schloss Laufen am Rheinfall車站,看看有沒有下去的路;果然旁邊有一條小路向下,順著指標來到一個小碼頭,旁邊的售票亭空無一人,此時,從對岸的Schlössli Wörth碼頭似乎有一艘小船向這個方向開過來,我們只好看看待會兒能不能直接向船司機買票了;船靠岸後,向船司機詢問組合票的問題,他回答可直接向他購買,大家陸續完成購票事宜,終於可以展開今天的萊茵瀑布體驗之旅。

DSC02091.jpg

IMG_2576.jpg

▲從對岸開來的第一趟船班

IMG_2580.jpg

▲船司機兼售票員,果然是經濟不景氣下節省人力成本的方法

559.jpg

570.jpg

▲從Schlössli Wörth碼頭拍對岸的勞芬城堡

由於組合票的行程是自行決定的,我們決定趁人少的時候,先前往萊茵巨岩,近距離體驗萊茵瀑布;剛才搭的這班從Schlöss Laufen往Schlössli Wörth的船班,剛好會繼續往萊茵巨岩,船司機要我們在船上稍待一下,另一位司機會來帶我們前往萊茵巨岩。

IMG_2601.jpg

624.jpg

IMG_2610.jpg

▲從萊茵巨岩碼頭拍Schlössli Wörth

IMG_2618.jpg

▲趁著一早體力充沛時,這段登高階梯不算甚麼啦!

615.jpg  

▲站在萊茵巨岩碼頭旁,觀看掀起的浪花和聆聽衝擊的聲響,真的是很特別的感覺

IMG_2621.jpg  

▲從階梯的中段平台拍勞芬城堡,感覺有沒有很像天空之城呢?

抵達頂端平台時,發現這個平台真的是小的可以,大概只能讓8~9個大人站立,所以,我們也必須分批站在平台上拍照,不難想像如果太晚來的話,想上來這裡可能得等上一段時間喔!

580.jpg

609.jpg

▲勞芬城堡下方的這個平台,應該也是不錯的觀景點

598.jpg

IMG_2651.jpg

▲右上方的鐵道橋,就是火車通過的地方

IMG_2644.jpg

▲旁邊另一塊較小的岩石

597.jpg

▲小圈的瀑布區遊覽就在圖中間這一塊河道的區域內

617.jpg

▲用船身的顏色來區隔遊程

IMG_2678.jpg

結束萊茵巨岩的遊程,就剩下小圈的瀑布區遊覽,但因為人還不夠多,所以,船司機表示要我們等一下,在等待的時候,就在碼頭邊小憩一下。

628.jpg

▲待會兒要搭的船

IMG_2685.jpg

IMG_2697.jpg

▲瀑布區各種遊程的船票價目表   

647.jpg

651.jpg

▲Schlössli Wörth和碼頭

IMG_2709.jpg

▲下面這個觀瀑點必須從勞芬城堡內進入

小圈的瀑布區遊覽和剛才直進萊茵巨岩碼頭不同,船司機將船頭先正向瀑布,然後再側橫船身,讓瀑布的水流衝擊船身,雖然都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像一般的海上活動來得刺激,而瀑布區激起的水花讓我們都基於保護相機的立場而無法拍照,但在船身上搖晃的感覺搭配近距離的瀑布衝擊聲,確實是令人印象深刻,這部份只能讓各位看倌自己親身去體驗一下囉!

667.jpg

▲Schlössli Wörth-在12世紀時,這裡從事魚類養殖;到了1836年時,為了促進觀光旅遊,將之改為餐廳直到現在。

674.jpg

▲從船上拍萊茵瀑布正面全貌

結束小圈瀑布區遊覽後已是11點多,就走向Schlössli Wörth,想在旁邊的河畔走走,此時的遊客愈來愈多,考量下午的萊茵河遊船是1:18p.m的船班,就在河畔邊拍拍照,決定前往沙夫豪森市區走走並解決午餐。

IMG_2736.jpg

678.jpg

▲這種粉紅色的船班是有語音導覽的大圈瀑布區遊覽,全程約30分鐘,但不含上萊茵巨岩

679.jpg

▲觀光小火車真的是到哪都有

682.jpg

▲從Schlössli Wörth旁的河岸再拍萊茵瀑布

沙夫豪森【Schaffhausen】

沙夫豪森市是位於瑞士北部的沙夫豪森州東南部的一座城市,為州府的所在地,其名是"以船為家"的意思,由於當時萊茵河的商船貿易興盛,於是便以此來命名;早在1050年時,本篤會的聖徒修道院設立於此,成為市鎮的中心;可能早在1190年、較為確定的是1208年時,它是一個帝國自由城市;在1330年時,當時的巴伐利亞皇帝允諾將沙夫豪森給哈布斯堡王朝;到了15世紀初,哈布斯堡王朝對該市的控制逐漸薄弱,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公爵弗雷德里克四世(Frederick IV )和當時的教皇約翰廿三世(John XXIII)在康斯坦茨安理會上勢如水火,因而遭到當時的皇帝西吉斯蒙德(Emperor Sigismund)下了禁令,但弗雷德里克急需金錢上的援助,這使得沙夫豪森市有機會在1418年時,從哈布斯堡家族手中買回其獨立權,而在1501年正式成為舊瑞士邦聯的成員之一;在卅年戰爭期間,市區遭到屬於新教的瑞典軍隊和屬於羅馬天主教的巴伐利亞軍隊非常嚴重的破壞,對外聯繫非常重要的橋樑也被燒毀,直到19世紀初,第一條由溫特圖爾直達該市的輕軌捷運開通,才使得這個城市的發展有了全新的開始;二戰期間,由於此地三面被德國領土所環繞,在1944年4月1日,因導航錯誤,致使美國空軍對此地進行轟炸,造成大約100位平民死亡,雖然美國立即提供100萬美金的補償,但這應該是該市在近代所受最大的傷害了;現在市內有眾多精美的文藝復興時代建築,而其最著名的輕工業,就是萬國表(IWC Schaffhausen)的製造工廠設立於此。

702.jpg

▲沙夫豪森車站    

IMG_2757.jpg

▲上門塔(Obertorturm)-建於1273年,為沙夫豪森市現存最古老的城市防禦工事建築;在當時,由波登湖區透過萊茵河航運或從巴塞爾陸運來的貨物,都必須經過這個城西的重要關隘;1513年時,加高到現在47米的高度,可從外牆顏色輕易地識別原來的高度和新增的部份;一樓的南側有一個羅馬式的雙層窗,同一年在屋頂上,加了兩個晚期哥德式的飄窗;塔作為一個護衛的功能,可在火災發生或部署軍隊的情況下,敲響警鐘;在卅年戰爭期間,原先的尖拱門設計被破壞了;1934年,塔身內部重新進行設計,規劃出十個樓板層,也安裝了變壓器站;現在的人行通道是在1939~1940年間完成的。

IMG_2758.jpg

▲先從火車站右前方的這條Schwertstrasse進去,前往佛朗瓦哥廣場(Fronwagplatz)

708.jpg

▲▼佛朗瓦哥廣場-這個廣場在中古世紀的時候其實是個很大的傳統市場,有賣菜賣魚賣豬肉等等,只是它有分類別的擺放,此處大多為農作物及麵包類,魚跟牲畜則是在前面不遠的聖約翰教堂(Kirche St. Johann)附近。

707.jpg

705.jpg

▲摩爾人噴泉(Mohrenbrunnen,或稱Mohren Joggeli)-始建於1520年、奧古斯丁‧漢高(Augustin Henkel)所製作,1535年時原來的木井改以現在的石砌十邊形槽所取代,是佛朗瓦哥廣場上兩座彩色噴泉之一,這個左手拿著金盃、右手扶著盾牌,腰間插著一柄彎刀的摩爾人塑像,據說是描繪摩爾人國王卡斯帕,它有個親切的稱號叫"de Mohrejoggeli"。

IMG_2776.jpg

▲Landsknechtbrunnen&佛朗瓦哥塔(Fronwagturm)-也被稱為屠夫噴泉(Metzgerbrunnen)或四導管噴泉(Vierröhrigerbrunnen),是該市最大的一座噴泉,最初為木製,到1524年改為石材;高6米,雕像展現了一個大鬍子傭兵在當時的服飾與貝雷帽,開槽馬褲和寬鬆的袖子,他隨身攜帶著劍、匕首、手持斧槍、盾等等武器,這些都象徵著勇氣、自由和繁榮的城市公民,下方的刻文刻著這一句話"Ker in ker in bis Wohlgemuth ich schenkd dir in an Geld und Gut. 1524",意即"我給你有商譽的金錢和貨物";而噴泉後方米黃色的建物是佛朗瓦哥塔,其上的天文鐘是很神奇的一座天文鐘,表面上看起來平平無奇,據說它能顯示十種不同的訊息:1.時間、2.今天是星期幾、3.黃道十二宮的變化、4.月亮的升起和落下、5.太陽在黃道十二宮的位置、6.季節、7.二分點(晝夜平分點)、8.月球穿過黃道十二宮的位置、9.日月蝕、10.太陽和月亮之間的面相,而在羅馬數字XII上的黑色金球則顯示月亮亮度的盛衰;雖然我們連正確的時間都讀不出來,但如果真是如此,那製作者的功力真的是令人佩服。

IMG_2787.jpg

▲從佛朗瓦哥廣場往Vordergasse拍,騎士之屋(Haus zum Ritter)就在這條路上

在佛朗瓦哥廣場混了好一段時間,朋友們決定進餐廳解決午餐,但我們家想隨便找點東西填肚子即可,大家約好下午搭船的時間和地點,就各自暫時分道了;我們家決定先順著Vorstadt這條熱鬧的街區走、前往修瓦本門(Schwabentor),順便找吃的。

DSC02164.jpg

▲從Vorstadt街拍佛朗瓦哥廣場

IMG_2767.jpg  

▲從Vorstadt街拍修瓦本門

722.jpg

▲這短短的兩百公尺左右的街道上,幾乎戶戶都有凸窗,數量及質感都令人嘆為觀止       

IMG_2791.jpg

▲這幅壁畫是描繪格列佛遊記嗎?

IMG_2803.jpg

▲▼Vorstadt街上最有特色的兩棟樓

IMG_2818.jpg

IMG_2821.jpg

▲修瓦本門-第一次在紀錄中被提及是在1361年、以"新塔(Neuturm)"的名稱亮相,1555年在塔前建立了所謂"狗窩"的堡壘,而成為具有防禦功能的塔樓,以抵禦北面的斯瓦比亞人(Swabians);1607/08年更換了更大的頂蓬和兩個內院及兩個圓塔;1867年,兩個圓塔被拆除且夷平,但1932年的一場祝融之災,將塔內的物品、上面的雙重斜坡屋頂及1782年設置的鐘塔全部燒毀;1933~1935年,在建築師沃爾夫岡‧穆勒(Wolfgang Müller)的設計及指導下,完成了現在的樣貌;南側時鐘的龕壁畫是1933年由卡爾‧羅斯奇(Carl Roesch)所繪的,其名為«宇宙(Kosmos)»,內容展現一對男女在宇宙、死亡和惡魔之間徘迴,但一旁有一位手中持有焰火的天使,似在指引及守護他們;北側時鐘的龕壁畫則名為«循環(Kreislauf)»,以生、病、老、死四個生命中不可阻擋的過程為題,從左下方依順時針方向繪出;在西側牆面上有一塊具有歷史的舊城牆,和一座擁有欄杆、城垛的樓塔,一直在這個角落矗立著;在北面的牌樓基石上,印有一句1935年時,畫家Arnold Oechslin的話- "Open your eyes you dumbbell",這句話在當時的名氣可是遠超過沙夫豪森呢!

本想往回走到Vordergasse找騎士之屋,再上米諾要塞(Der Munot),但看了一下地圖,覺得先走Repfergasse到米諾要塞去,待會兒再回來找騎士之屋,可能比較順吧!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一家Migros超市的招牌,想說進去裡面找午餐,才剛進建物的中庭,老婆和女兒就被熱食區的義大利麵和魚堡所吸引,那就只好選這兩樣東西當午餐了。

IMG_2826.jpg

▲一拿到手,就迫不急待想咬,好險事前先說要讓我拍張照後再吃,才勉強能擠出這張照片

731.jpg

▲穿過這條天橋就可通到上米諾要塞的其中一條路 

IMG_2830.jpg

▲看到這段樓梯,心都涼了一大截,難怪另一批友人也在此卻步了

IMG_2835.jpg

▲走到樓梯的三分之一左右,剛好有個地方可以休息,就把我們的午餐拿出來享用了

 IMG_2842.jpg

▲這個偌大的建築體著實驚人,周圍為鹿苑

IMG_2839.jpg

▲時值正午,鹿群也都躲在陰涼處

IMG_2854.jpg

米諾要塞(或稱姆諾特城)是一個建於16世紀的圓形堡壘,但在1098年的一份紀錄上,羅馬在萊茵河沿岸矗立起一座瞭望塔,當時的名稱為"Annot"或"Unot";然現在的結構則建於1563~1585年間,當時的建造成本為47,528荷蘭盾,在當時可在城市內建造800棟房舍;19世紀初期,它成為採石場,但在約翰‧雅各布‧貝克(Johann Jakob Beck)積極地奔走下,成立了一個團體以保護米諾要塞;現在周圍被葡萄園所包圍,是個登高鳥瞰整個沙夫豪森的好地方。

IMG_2864.jpg

▲米諾要塞的入口

IMG_2871.jpg

▲裡面偌大寬敞的空間,不難想像當時可容納的守軍人數 

IMG_2872.jpg

▲頂端的天井雖是採光的來源,但其深度著實叫人驚嘆

IMG_2881.jpg

▲另一個進入要塞的側門,這隻螺旋而上的樓梯是通往頂樓的唯一通道

IMG_2890.jpg  

▲如此厚實的扶手和柱子,想必是為了乘載多人上下所設計的吧!

IMG_2911.jpg

▲頂層是個寬廣的圓形廣場,還有個販賣部在此營業

IMG_2899.jpg

IMG_2908.jpg

▲瞭望塔

IMG_2902.jpg

▲從樓梯頂端拍沙夫豪森市一景(右邊的尖塔建物是聖約翰教堂、左邊的尖塔是聖徒修道院(Kloster Allerheiligen)內的大教堂(Münster))

IMG_2929.jpg

▲待會兒的萊茵河遊船起點就在那座鐵道橋附近

IMG_2932.jpg

▲兩旁的葡萄樹整齊的排列著,走在階梯上像是被列隊歡迎的重要人物呢!

IMG_2935.jpg

走下階梯大約12點半左右,想往回走到騎士之屋和聖徒修道院,但這個提議馬上被我們家兩位小姐給否定,可能上下一趟米諾要塞,已經把她們給累壞了,只好順著Unterstadt街走向自由廣場(Freier Platz);這座廣場上有兩座具歷史性的建築Güterhof和Schweizerhof。

IMG_2952.jpg

▲Güterhof-建於1787年,原是為了讓在萊茵河運送的鹽所囤放的倉庫,由於位於萊茵河畔的優美景色,現在一樓闢為餐廳,在每張含有米諾要塞和萊茵河的明信片上,必然會看到這棟建物。   

DSC02185.jpg

▲後面在整修的建物就是Schweizerhof,建於1529年的它,和Güterhof一樣,原先皆為屯鹽的倉庫,1864年被沙夫豪森州出售成為私人所有,並開設了一間名為"瑞士館(Schweizerhalle)"的花園餐廳;直到2007年為止,一樓都設有一間家庭式餐廳及四間商店,但2008年為一家糧倉公司所收購,裝修至今,尚不知要以什麼樣的面貌呈現這間極具歷史的建物。

走到碼頭時,發現友人早已來到,互相交流一下剛才分開後各自的所見所聞,就只能等待登船的時間了;不過,有點遺憾的是沒看到(1)騎士之屋和(2)到聖徒修道院內去逛逛;前者是沙夫豪森老城區很多壁畫房屋的代表作,這棟屋子在1566年為了騎士漢斯‧馮‧瓦爾德基希(Hans von Waldkirch)所建立,屋外牆上的濕牆壁畫是1568年到1570年由沙夫豪森著名的畫家特皮亞斯‧修提曼所畫,這滿滿的壁畫題材均是來自神話與羅馬史,經過歲月的洗禮,難免斑駁,所以我們看見的房屋外觀已被畫家卡爾‧雷修所描繪復原了,這幅畫的真跡並被保存到萬聖教堂博物館(Museum zu Allerheiligen)立面去展示;而後者原為本篤會的修道院,西元1049年11月22日這塊地被獻給當時的教皇利奧九世(Leo IX),並於1064年完成教堂的雛形;但在1075-1122間產生了宗教衝突,當時的所有者放棄效忠教皇,直到1080年時,後來的繼承人取回所有權並再度效忠教皇,因此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在1090年時,以現有的基礎擴建成為大教堂(Münster),其中包括三個殿和耳堂,此處變成了瑞士境內最大的羅馬式宗教建築,1524年修道院被改建為當地的第二個主教堂,而在1529年將修道院解散。1944年聯軍大轟炸破壞了部分的建築,直到1950-1973年間完成修復,現今的寺院建築群包括以下宗教建築:聖约翰教堂(1049-1064)、大教堂(聖母教堂或安娜,1090-1095年以前的教堂)、艾哈德教堂(约1250)、邁克爾教堂(约1250)、奥斯瓦爾德教堂(1524)等;本想再多停留一些時間,無奈下一班船必須等到15:18,這樣回到蘇黎世可能有點太晚了,幾經考量,只好將這些遺憾化為來日再來的動力了。

732.jpg

▲聖約翰教堂-補上這張友人拍的照片,雖然我沒走到,但它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及始建於西元1000年左右,是值得介紹一下的;它屬於新教教會,1515年到1517年擴大建築到五大殿堂,在1990年進行過一次大型的翻修工程;目前還會有國際巴赫音樂節在這裡舉辦,而在中古世紀的時候這座教堂前的約翰街就是魚市場的所在,而佛朗瓦哥廣場(Fronwagplatz)那邊是農作物的傳統市場。

萊茵河遊船【Untersee und Rhine】

下午的遊船河段是由沙夫豪森到克羅伊茨林根(Kreuzlingen),遊完全程需時4小時47分,因為終點接近我們第一天去過的康斯坦茨,想說幫第二天才到的友人補個行程,所以,大家決定坐個兩個半小時左右即可,再從下船的地方搭火車到康斯坦茨;由於我們算是最早在碼頭排隊的一批,上船後就先搶船頭的座位,這樣才能將美景盡收眼底啊!

739.jpg

▲從船頭拍萊茵河道一景

IMG_2973.jpg

▲河道兩旁的樹林鬱鬱蔥蔥,看起來真得很舒服

758.jpg

▲一棟棟的別墅前放的是私人遊艇,真是讓人羨慕又忌妒啊!

766.jpg

▲有美女洗車秀不稀奇,特別拍到猛男洗船秀給各位分享

792.jpg

▲Diessenhofen鎮&萊茵河廊橋(Rheinbrücke)-萊茵河在這一段,是由德國和瑞士共有,而Diessenhofen鎮則屬於瑞士圖爾高州管轄,早在1180年為了保護南來北往的貨物運輸,早已設有相關的橋樑建設,1292年的紀錄顯示有一條木橋,從當地最古老、時間是1548年的圖片中,橋被設計為一座有8個雙支柱和雙面石門的兩層樓吊橋;由於車流量的增加,使得現有的橋身無法負擔,在1667.10~1668.2間,由一位來自沙夫豪森的建築師亨利‧阿爾布格(Heinrich Altenburg)設計下,重新打造,橋身仍為木結構,但變為6個雙支柱,並於橋中間以14米的長樁和鐵釘鞏固結構,並將這些長樁打入河床1.5~2.5米深,總共用了52棵橡樹和3棵松樹;但在1799年10月8日俄軍撤退時,被放火燒毀;1801年該市被指示要建立一條新橋,但直到1814年由沙夫豪森來的Andreas Widtmer才開始建造這座橋梁;他把橋樑改為現今所見的廊橋(Holzbrücke)形式,並在橋身中間開了五個窗口,當時耗費25,871荷蘭盾;1865年4月將橋加高了78公分;1944年11月9日,美軍轟炸破壞了德國的橋頭堡及橋台,維修費用高達7萬法郎並被美國接管;現在的橋廊內寬2.8米,乘載重量達10噸,兩端皆有海關檢查哨所,它是萊茵河上游唯一保存完整的木橋,更是現今一座罕見的樁橋結構(Pfahljochbrücken)木橋,1972年被瑞士圖爾高州宣布為受保護的古蹟(Geschützten Baudenkmal),1981年則受瑞士聯邦法所保護。

IMG_2989.jpg

▲由於萊茵河廊橋的底下太低了,所以駕駛室的天蓬必須降下來

799.jpg     

▲Diessenhofen碼頭一景

DSC02219.jpg

▲看到橋底距離船長的頭有多近嗎?我們真為船長捏了一把冷汗   

IMG_3012.jpg   

▲Stein am Rhein鎮

813.jpg

▲看到這麼多人在河上泛舟,難怪奧運的划船項目常常都是歐美人士在拿獎牌

IMG_3015.jpg  

▲▼聖若爾修道院博物館(Klostermuseum Sankt Georgen)-始建於970年,由施瓦本(Schwaben)的柏克哈特二世公爵(Herzog Burkhart II)和他的妻子Hadwig共同創立的一所學校;他們夫婦由於沒有子嗣,去世後就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Heinrich II)接管;1525年的改革,使它被關閉並移轉成為蘇黎世市的財產;19世紀時,內部的設備及壁畫均遭破壞,所幸被新教牧師Ferdinand Vetter出資購回並進行修復,1929年以修道院博物館的面貌對外公開,裡面最重要的是晚期哥德式修道院宴會廳內所呈現的壁畫,其歷史可追溯至大約1515年,是瑞士北部文藝復興時期最早的證據之一。

826.jpg

到了Mammern已是15:45左右,我們決定在此下船,轉搭火車前往康斯坦茨;Mammern此地早從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包括棚屋和石斧頭)到早期中世紀,它一直都是個持續有發展的地區,第一次被提及是在909年,當時它被聖加侖修道院所收購,並和另一個Neuburg都被統治到12世紀;在1319年,聖加侖修道院將他們倆個村落典當給Kastell家族;1522年,來自Reischach的Hans Leonhard買下這個村莊,爾後的幾年它又被輾轉出售好幾次,直到1621年,Johann Friedrich Thumb將它的統治權交給修復城堡的Roll兄弟;1667年統治權到了Wolf Rudolf Reding手上,而在1687年將它出售給修士Rheinau;修士Rheinau在1749年時建立了一間巴洛克式風格的教堂,並持有土地的所有權直到1798年,從1803到1992年,它都成為Steckborn市的一部分。

IMG_3033.jpg

▲Mammern村的小教堂

再遊康斯坦茨【Konstanz】

抵達康斯坦茨已經是四點半了,帶著友人在走過的街道再巡禮一次,順便補拍一些當天沒拍好的照片,各位就再欣賞神遊一次囉!

840.jpg

▲康斯坦茨火車站前大街一景

871.jpg

▲第一天只拍到它的正面,沒想到要拍背面 

872.jpg

▲▼Markstätte路(今天天氣不佳,人潮沒有第一天來的時候那麼熱鬧)

873.jpg

875.jpg

▲皇帝噴泉(Kaiserbrunnen)的另一面

887.jpg

▲櫥窗內的腳踏車真是藝術啊!

住宿旅館:Letzigrund-Apartment(簡介:內部為雙房雙衛浴,有電梯,且交通方便、離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晚上很安靜,有免費的WiFi可用,離大賣場近;房價:CHF190/晚)

萊茵瀑布組合票(從勞芬城堡起):CHF13/大人、CHF6.5/兒童(6-16歲)

萊茵瀑布組合票(從Schlössli Wörth起):CHF17/大人、CHF9/兒童(6-16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twell0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